当前位置:

【芳华70载·奔跑追梦人】63|涂自军:“蛙稻共作”种养 幸福生活有奔头

编者按:

韶华无雕饰,追梦显本色。

在张家界,有这样一群追梦人,坚守日常,努力追梦,守护着最初的梦想和信仰。

他们不懈追求、执着追梦,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红网张家界站组织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特推出子栏目【芳华70载·奔跑追梦人】专题报道,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70名奔跑追梦人,讲述普通人立足平凡岗位努力追梦、奋发进取的动人故事。

我们都是追梦人,越追越有味!

涂自军:好生态才能出好的农产品,辛勤劳作才能有收获!

涂自军说,广福桥稻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稻蛙共生的特点,通过试验田的成功种养,今年初流转当地村民稻田20亩,建起了占地10多亩的“水稻+青蛙”种养培育基地,并于5月初,引进优质青蛙幼苗投放到稻蛙养殖池中。

涂自军在养蛙基地忙碌着

涂自军忙着给小青蛙撒放饲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4亩稻蛙试验田的种养成功到眼前20亩蛙稻基地的打造,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涂自军始终明白,好生态才能出好的农产品,辛勤劳作才能有收获,他特别感谢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图为涂自军种养的蛙。

红网时刻张家界9月22日讯(记者 张红 通讯员 王小康 黄岳云)见到涂自军时,他正在新扩建的养蛙基地里忙着给小青蛙撒放饲料。涂自军,慈利县广福桥镇桃子溪村青年创业人。十多年前为了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辞工回家,由于给母亲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涂自军只有在当地打零工贴补家用,2016年他借了4亩地尝试种养稻蛙田,第二年获得了收益,涂自军决定今年流转20亩土地大规模种养。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走在慈利县广福桥镇的桃子溪村,心旷神怡。

“水稻栽下去时就把青蛙苗也放在里面,青蛙帮水稻除虫,又可以给水稻施肥,我还养的有泥鳅和稻花鱼,它们是帮稻谷松土、施肥……稻谷整个生长期没有打过一次农药,也没有施过一次肥。”谈起“蛙稻共作”模式,涂自军有着说不完的话。

涂自军说,广福桥稻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稻蛙共生的特点,通过试验田的成功种养,今年初流转当地村民稻田20亩,建起了占地10多亩的“水稻+青蛙”种养培育基地,并于5月初,引进优质青蛙幼苗投放到稻蛙养殖池中。如今,经过三个多月的科学培育,小蝌蚪已长成大青蛙,正自由自在水稻间嬉戏跳跃。

涂自军还介绍,“蛙稻共作”模式,周期短、见效快,大幅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既能实现农业绿色化生产,也能有效提高农田利用率,实现蛙稻双收。他还向记者算起了账——青蛙亩产 2400斤左右,按75%存活率计算,实际交易有2250斤蛙,平均按20元1斤计算,销售收入45000元,减去人工、饲料和设施等成本,每亩卖蛙纯收入达 20000元;水稻一般亩产 400公斤,减去栽种收等人工和种子等投入成本1000元,大米效益2000元。今年投放了200万只蛙苗,如不出意外,今年仅青蛙一项就可创造近60万元的产值。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涂自军始终明白,好生态才能出好的农产品,辛勤劳作才能有收获,他特别感谢那些帮助过他的人。

“以前到村里,我是一个家庭比较贫困的人,因为母亲生病,家里积蓄都掏光了,然后村里和政府发现我想回家创业,积极给我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帮我找销路,帮我搞了贴息贷款。经过这两年自己的努力加上好的政策前年就已经脱贫了,现在正在积极地发展,争取过上富足的生活。”对于未来,涂自军充满信心。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红 王小康 黄岳云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19/09/22/606172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