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欣赏丨未名湖:月满空楼

微信图片_20250917091220_206_20.jpg

文/未名湖

房屋顶楼年久失修,久拖未决的维修计划终于在忙忙碌碌中提上了日程。推开阁楼书房木门的那一刻,我仿佛推开了时间的某一处褶皱。旧年尘埃在斜照中旋舞,如破碎的时光具象成形。我少年时削制的竹笛、祖父的桐油账册、女儿的第一双虎头拖鞋和一小堆芭比娃娃、一大家子泛黄的人生各个阶段的奖状和荣誉证书、已然发霉的各种报刊读物塞满了原本阔轩敞亮的阁楼……它们不是静物,而是沉睡的往事,在昏暗的光线中吐纳着记忆的气息。闻讯赶来帮忙的邻居老黄、老罗提着麻袋站在身后,问我从何处开始清理,我竟久久不能作答。

这些物件织成的蛛网,轻柔却坚韧,将我困在岁月的迷宫里。那个下午,我们磨磨蹭蹭只清理出几大袋旧报刊杂志——我在往事的回廊里留恋徘徊,每一次伸手都触到时光的回声。

暮色渐浓时,搞装修出身的老罗拉亮昏黄的灯泡。他叹口气说:“其实人活一世,就像这阁楼。东西越堆越多,路就越来越窄。”这句朴素的话,像闪电劈开迷雾。我们何尝不是在心里建了这样一座阁楼?那些不甘、遗憾、怨愤,被细心打包,贴上“难忘”的标签,在心灵深处堆积成山。我们以为是珍藏,实则是囚禁。

我忆起,去年在城郊乡下拜访一位禅修的老友。他的书房几乎空空如也,原木打制的一桌一椅略显厚重之气,墙上挂着一个“舍”字。我说太过清冷,他含笑反问:“空间空了,心才能满。”当时不解,此刻在塞满杂物的阁楼里,忽然了悟——我们的心被太多无用之物占据,反而装不下真正需要的东西了。

次日黎明,我们再次爬上阁楼。这次不仅带够了麻袋,还带来一颗决绝的心。

最先处理的是一箱书信。那些曾经让我彻夜难眠的指责、耿耿于怀的误解,在晨光中重读时,竟轻如飞絮。原来放下并不难,难的是开始放下的那个瞬间。我将信纸一张张展平——这个动作像是最后的告别,然后投入火盆。火苗窜起时,不觉得灼热,反而有种解脱的清凉。烧掉的不只是纸,更是心上的茧。

接着是女儿幼时的玩具。那个会说话的洋娃娃,电池早已漏液,却因是她三岁生日礼物,一直舍不得丢弃。现在想来,珍贵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那个午后她抱着娃娃熟睡的模样,小脸红扑扑如初绽的蔷薇。这个画面早已刻在心底,何必留让残破的实物来证明?

最难的还是自己的手稿。那些未完成的小说、推倒重来的计划、被退稿的文作,每一页都记录着曾经的雄心与失落。泛黄的纸页上,年轻的梦想还在呼吸。但现在看来,它们不过是一个写作爱好者必经的台阶。留着的意义,除了提醒自己的不足,还有什么?

犹豫时,窗外传来邻居民宿修缮的叮当声。老师傅在敲打一块顽石,每一下都精准有力。似乎在说:“石头不会记住昨天的敲打,所以才能变成今天的佛像。”真是醍醐灌顶啊!是的,石头不记昨日之痛,方能成就今日之形。我们太善于记忆,反而忘记了遗忘的智慧。

清理持续到黄昏。杂物装了整整三板车,而真正需要留下的,不过是一个小木箱就能存放的数枚有效证件而已。坐在空荡荡的阁楼地板上,看着窗外的晚霞铺满天际,忽然觉得心也跟着空了——不是虚无的空,而是像雨后的山谷,清朗、通透,充满无限的可能。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总在“住”——住于相,住于念,住于情,住于物。却不知只有“无住”,心才能如明镜,照见万物却不留痕迹。这些年在宦海浮沉,见过太多人,包括我自己,把最好的时光耗费在与自己的战争中:为一句评价辗转反侧,为一个失误懊悔多年,为得不到的东西苦苦执着。这种精神内耗,比任何外敌都更能摧毁一个人。

夜深时,我把最后一批杂物运到院落丢弃。

回到阁楼书房,取出新墨,在宣纸上写下:“日日皆好日。”此刻,窗外的月光倾泻而入,清空后的阁楼又现轩阔敞亮起来。一股淡淡的书墨清香在周身安静地呼吸,如同身体里某个淤塞已久的经络突然被疏通了。我终于理解禅宗所说的“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妙处——不为昨日所累,不为明日所忧,只是全然地活在当下这一刻。

空了的阁楼书房迎来第一缕晨光时,我在那里打坐。没有杂物的空间格外通透,阳光在地板上画出明亮的方格,如同心灵被重新规整。这才懂得老子“为道日损”的深意——求道的过程,就是不断减损的过程。减损欲望,减损成见,减损执着,最后抵达那个本源的真我。

前不久,女儿从远方归来。好奇地问:“爸爸,阁楼里那些宝贝呢?”我指指她的心口:“都在这里了。”她似懂非懂,但指着空阔的阁楼说:“这里可以跳舞了。”随口一句,却道出了真谛。原来清空,是为了让生命有起舞的空间。

我亦常常想起那个在澜沧江边淘金的老人。他站在激流中,一遍遍筛去泥沙,只为留下最纯粹的金砂。现在的我渐渐明白,生命的智慧就在这一取一舍之间。我们总想往心里装更多,却不知心灵的容量有限,若装满了碎石,就再也装不下金沙了。

值此中秋季节的深夜,我在清新的阁楼书房边窗前喝茶。远山近水的影,似在月光下流淌,一切都刚刚好。原来,“日日皆好日”不是指每天都发生好事,而是指每天都能以清净之心对待一切。就像这空了的阁楼,因为空,所以能容纳满屋的月光;因为空,所以能听见风吹过的声音。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未名湖

编辑:张潘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55/58/1543193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