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2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田金弘)11月22日,由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张家界市爱盟公益协会、绿色卫士张家界大队、永定区官黎坪街道鲤鱼池社区联合主办的“爱自然读书会”第2期活动,以“道法自然心”为主题,通过“室内科学认知+户外实践应用”的创新形式,吸引十余组亲子家庭的少年志愿者参与,让环保志愿行动从“单一劳动”升级为“科学参与”。

活动以自然主题的专注力训练拉开序幕:在绿色卫士张家界大队活动中心内,志愿者们通过“叶片形态速记”“植物特征配对”等互动游戏,在趣味比拼中学习观察叶片纹理、分辨植物特征。这一环节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专注力,更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细节的敏感度——而这种“敏锐的观察力”,正是科学环保的重要基础,让大家明白“环保第一步,是读懂自然”。

转入室外后,少年志愿者们分组协作,沿观音大桥河堤展开清理行动。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用垃圾钳细致夹取步道及河岸周边的塑料瓶、纸屑等杂物,有的则推着小型分类垃圾桶紧随其后,将收集到的垃圾精准分拣入桶。现场环保指导人员结合实操场景科普:“可回收物分类回收能减少七成资源消耗,一节废电池随意丢弃可能污染一平方米土壤。”孩子们边实践边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同时,大家还观察了河堤旁的银杏落叶,了解到它作为“植物活化石”的古老历史——这一物种早在2亿多年前就已存在,比恐龙出现得更早,扇形叶片是其适应环境进化的智慧结晶。指导人员还分享了银杏叶的实用价值:晒干后可作天然防潮剂,裁剪拼贴能制成花束、装饰画,让落叶实现“变废为宝”。

创意环节中,少年志愿者们巧用银杏叶完成多组作品:有的用金黄叶片层叠出清雅的荷花形态;有的将叶片剪作裙摆,勾勒出灵动的“芭蕾舞者”;还有的拼出凤凰、奔马等形象,每件作品都融合了自然之美与创意巧思。这些装裱精致的作品后续将在社区、校园巡回展示,传递“落叶的价值”与环保理念。

活动尾声,一名六年级小志愿者兴奋地说:“原来环保不只是捡垃圾,还能学到这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真是太有意思了!”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以‘道法自然心’为核心理念,让环保成为一种充满诗意与美好的生活方式,引导志愿者们用清澈的眼睛发现自然之美、用纯真的心灵感受守护之乐,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收获成长与感动。”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田金弘
编辑:廖秋萍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