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张家界市“十四五”期间发展成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红 张潘 张家界报道
“十四五”时期,作为国家重点旅游城市、湖南“奇秀山水”文旅名片代表,张家界锚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在10月28日举行的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张家界向全社会展示了“十四五”成绩单。
“国际张”风靡全球——入境旅游实现跨越式增长
过去五年,张家界在国际化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花费较2020年分别增长88.62%和104.35%。尤为亮眼的是入境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入境游客从2020年的3.1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的183.06万人次,增长59倍,较疫情前最好年份增长33.58%,客源地覆盖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外国人”成为生动写照。

外籍友人来到张家界七十二奇楼景区,沉浸式体验中国非遗和张家界元宵习俗。
这一成就得益于全方位的国际化提升:文化上,打造“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超级IP,土家织锦等文创产品远销30多国;产品上,翼装飞行、高空蹦极等极限运动与国际街舞周、AI竞速锦标赛等时尚活动交相辉映;交通上,获批过境免签口岸,开通19条国际航线,通关时间缩至15分钟内;服务上,成为全国首批优化支付服务重点城市,实现外卡支付全覆盖,小语种讲解员和多语标识消除了语言障碍。

2025年10月18日,Hitch Open世界AI竞速锦标赛决赛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成功举行。
“实力张”产业焕新——构建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
张家界加快构建“122”现代化产业体系,成功实现了从“旅游单腿走路”到“多元支撑”的转型升级。绿色工业实现新突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引进农夫山泉等龙头企业;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张家界莓茶”“桑植白茶”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预计全年茶叶总产值超50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铁腕治旅”入选全国文旅市场管理创新十佳案例,新登记经营主体年均增长13.85%。

张家界莓茶
“美丽张”全域提质——绘就景城一体新画卷
张家界坚持景城一体、城乡融合,绘就了城乡共美的“实景图”与绿水青山的“水墨画”。张吉怀高铁、桑龙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所有区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先,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3%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2024年国控断面水质排名全国第2位,森林覆盖率达64.3%,荣获“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称号。

2025年9月29日,桑龙高速建成通车。
“幸福张”温暖民心——交出厚重民生答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张家界交出了五份高质量的民生答卷: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70%;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四年跑赢GDP;所有区县均被认定为省级“教育强县”;成功申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创新推出超龄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试点,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2025 XTERRA越野跑世界系列赛张家界武陵源站开赛,选手在十里画廊打卡(邓道理 摄)
“安全张”筑牢防线——提升综合治理效能
通过筑牢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社会安全“三道防线”,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护”的升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0.9%和37.2%,成功应对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基层治理模式“五图共治”等获全国推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张家界将继续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在大张家界国际旅游区建设中挑大梁、作示范,着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城市、入境旅游标杆城市、国际康养度假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张家界篇章。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红 张潘
编辑:廖秋萍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