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0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李旻阳 李洁 图:吴程 朱明航)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张家界学院文学院启动多语种志愿服务实践行动。百余名英语、日语、韩语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分赴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荷花国际机场、高铁站、湘西边城机场等重点文旅枢纽,提供多语种服务。志愿者日均服务游客超5000人次,累计完成文化讲解、路线指引等志愿服务4.2万次,以专业行动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素养与担当。
志愿者对外国游客进行帮助
依托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资源,张家界学院文学院自2023年起深化多语种教学改革,构建“课堂—实景—社会”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语言实践纳入课程考核,推动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以致用”,实现外语学习与文旅融合、公共服务、跨文化传播的深度绑定,探索出“以应用促学习、以实践强能力”的创新模式。去年以来,学院已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1200余人次,总服务游客突破20万人次,成功打造外语教学与地方文旅融合发展的“张家界样本”。
“真实服务场景中,学生不仅学语言,更能提升沟通、应变与文化传播能力。”学院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既是志愿服务,更是“行走的课堂”。目前,学院已与景区、机场、高铁站等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实现语言教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
2022级英语专业学生肖恒红,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法国游客讲解景区线路与文创产品时,还主动介绍中秋传统习俗,获游客点赞;2024级英语专业学生李芳,在荷花国际机场协助外国游客确认航班、指引值机,她坦言“课堂所学在现场派上用场,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价值”。
近年来,张家界学院文学院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职业成长”一体化育人模式,探索语言类专业服务区域经济与文旅产业的路径。当前,学院已逐渐形成“语种多样化、平台多维化、实践常态化”教学体系,构建起英、日、韩等多语种多层级社会服务平台,为地方文旅输送高素质语言人才。
志愿者合影留念
学院负责人透露,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多语种志愿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依托“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优势、张家界文旅融合发展新形势,新增东南亚语种服务、开发AI多语种导览系统等,打造高校服务地方、连接世界的教育实践品牌,让青年学子在山水间成长,在服务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青春中国声。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李旻阳 李洁 吴程 朱明航
编辑:廖秋萍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