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生带你游慈利|湖南大学张鑫的推荐:在慈利红岩岭闯进宫崎骏的夏天

编者按:

当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的脚步渐近,慈利的山水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迎接世界。红网张家界站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沉浸式体验慈利,并规划出属于年轻人的“慈利攻略”,向每一位向往山水的人发出邀约:来慈利,用脚步丈量震撼,用心灵触摸仙境。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张鑫 张家界报道

在八月底,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同侪们一同在张家界市慈利县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旅途。

来自张家界不远处的湖南怀化,我对张家界这个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本来并不富有热情。用我们家乡的俗语解释叫作“近臭远香”,意思是只要在身边的东西都不过如此,遥不可及的事物反而叫人心生向往。

但是当度过在慈利的三天三夜之后,我不禁抚膺长叹,明明自己近水楼台,竟无知到不伸手去挽明月!

微信图片_20250902150100_43_214.jpg

先沐万福温泉,再探朝阳地缝,从冰雪大世界的缓坡悠游滑下,沿张家界大峡谷的铁索沐浴清风,还有雄浑大气的“茶马雄风”表演、惊险刺激的红岩岭户外探险……慈利之行的亮点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枚举。在此,我想就红岩岭景区单独谈谈,在慈利众多景点里,红岩岭算是被严重低估的一颗明珠。

红岩岭的名字来自于当地特殊的丹霞地貌。受流水切割侵蚀,红岩岭景区内树立着多扇美丽的赤红色陡崖,高度适中,点缀于绿野之上。虽不像张家界大峡谷那样绝壁万仞,但也因此给“轻量级探险”提供了绝佳的地理条件。

驱车进入景区,无需跋涉之苦,从山脚出发只是半刻钟就可以走到双线并行、四人容量的小缆车前。抬脚钻进轿厢,随着缆绳缓缓上升,风里立刻飘进草木与红岩混合的清洌气息。低头看,脚下的赤色岩壁层层叠叠,像被大自然揉皱的红绸,偶尔有几只山雀从轿厢旁掠过,而我只顾着伸手感受风的流淌。

微信图片_20250902150011_42_214.jpg

下了缆车,步行几分钟就到了玻璃桥。站在桥头时,心尖儿不免轻轻颤抖了下:整座桥嵌在两座红岩峰之间,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排列成线,低头就是百米深的峡谷,赤色岩壁像刀削过似地向下延伸,谷底的溪流细得像缕缕银线。

正犹豫着要不要迈步,穿蓝色工装的工作人员笑着走过来,一边帮我和同伴们套上安全装置,一边还打趣道:“别怕,这玻璃承重够稳,放心走,风景才看得全!”听了这话,我大着胆子踩上去,低头一望很空,但踏足于上很实。刚走两步,桥身随着风轻轻晃了晃,同行的小伙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却又立刻笑着扶住栏杆。这种“又惊又喜又好奇”的感觉,正是户外探险的乐趣所在。

走到桥中间时,阳光穿过云层,蓝天白云透过玻璃映上来,让人想起杜甫笔下的“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之句。半山腰的同伴举起手机随手一拍,将桥上的我们定格在了宫崎骏的电影画面中:闪着金光的水晶桥上,背着行囊的少年拨开云浪一往无前。

下山的滑索,就在玻璃桥的另一端。工作人员早已在起点等候,递装备、调安全带、讲解注意事项,事无巨细,娓娓道来。“双手抓稳两侧绳索,身体稍微前倾,出发后别慌,享受风就行!”我按要求站在平台边,脚下是悬空的峡谷,对面是绿色的林海。随着一声“准备好,走咯!”,身体瞬间向前飞出去。迎风而动,我却不忍闭眼,不认错过周围的一点美景……

唯一遗憾的是,由于热气球体验需要提前预约,招牌的“飞拉达”又恰处在日常维护,我们错过了这两个红岩岭景区的热门项目。尤其是“飞拉达”,其名源自意大利语“Via Ferrata”的音译。与人们熟悉的墙壁攀岩不同,“飞拉达”是在岩壁上行进的铁道式攀登。依托当地独特的地质景观,慈利红岩岭景区可以提供原汁原味的“飞拉达”体验,成人可以挑战“垂直攀爬”“高空横移”等惊险环节,儿童则可以选择更加平缓、简单的线路。

这份遗憾我想就交给屏幕前还未体验的大家来弥补了。

离开时回头望,夕阳把红岩染得更红,想起刚才滑索时的风、玻璃桥上的笑,我发觉,好的旅行,不一定是“累并快乐着”。像这样,轻松地遇见风景,放肆地享受乐趣,和朋友们一起让山谷的清风在回忆里不住地吹拂,就很好。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鑫

编辑:张潘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43/94/1524872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