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游客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景区游览。(吴勇兵 供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廖秋萍 整理报道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张家界以奇峰秀水迎接八方宾客。据张家界智慧旅游系统统计,10月1日至8日,全市接待游客151.41万人次,同比增长10.76%。面对如潮客流,张家界从交通出行、智慧管理到一线服务,用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举措,为游客铺就了一条顺畅、安心、暖心的旅途。
暖心举措提升游览体验
“没想到政府大院免费停车!”10月6日,内蒙古游客张先生驶离武陵源区政府大院时连连称赞。这个假期,从市直机关到区县单位,停车场大门向游客敞开,干部职工主动让出车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游客的旅途。
除了暖心停车,武陵源城区的“零收费”公交成为另一道风景线。10条公交线路在客流高峰期间免费运送游客上万人次。“从黄龙洞到标志门,坐公交不花钱还不挤,太省心了!”武汉游客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游客的心声。
乘客点赞“零收费”公交。(覃蕾 供图)
智慧赋能让旅游更舒心。打开手机,武陵源区40个停车场、4230个泊位实时信息一目了然,广东游客李先生仅用5分钟就顺利停车,“绕圈找车位”成为历史。对外地车辆“不锁车、不抄牌、不拖车”的柔性执法,更让游客感受到这座旅游城市的包容与温度。
“从入园到乘梯不到20分钟!”江苏游客陈先生对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的游览效率赞叹不已。面对单日5.3万人的预约客流,景区以“科学引导、动线优化、服务前置”的组合策略,织就了一张高效疏导网。开园时间提前、线上预约分流、“分流手环”接驳等创新举措,让游客等待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有效缓解了热门景点拥堵压力。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游客拍照打卡。 (张雯 供图)
温情守护彰显城市品格
危急时刻见真情。10月2日,贵州游客陈女士在景区突发急病,执勤交警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20分钟车程压缩至8分钟,为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巴士司机帮忙找回遗失行李,出租车司机为外国游客寻回手机……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汇聚成张家界的城市温度。
“旅游医生”成为游客的健康守护者。40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值守在31个医疗站点,为近2000人次游客提供医疗服务。多语种“旅游健康地图”和服务指南,让境外游客同样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旅游医生”全力保障游客安全。(朱铁华 供图)
平安是最好的礼物。假期期间,全市公安机关投入警力1.8万余人次,用坚守筑起安全防线;公交公司加密夜间班次,守护晚归旅客的回家路;旅游速裁法庭24小时在线,成为游客权益的“守护神”。
……
公安民辅警用脚步丈量平安,用身影温暖城市。(王偲璇 供图)
青年志愿者为游客提供义务咨询。(毛伟 丁雪融 供图)
文化赋能增添旅游魅力
这个假期,张家界的山水间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在天门山景区,“天门洞开・飞天归来”主题活动将千年飞天文化与现代游玩体验完美融合,打造出日夜不休的视听盛宴,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齐聚于此。
各景区的国风仙侠游园会同样精彩。30名古风装扮的演员与游客亲密互动,百龙天梯工作人员化身“穿越使者”,退休职工演出队的土家花灯戏原汁原味,索道平台上的摆手舞与现代歌舞相映成趣,让游客在山水之间感受文化的魅力。
10月5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杨家界索道下站,非遗展演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文旅融合体验。(董明勤 供图)
“让每一处等待都成为风景。”这是景区负责人的承诺,也是张家界的实践。在金鞭溪游览线,“鸽子花”服务队为游客送上暖心姜茶。“走了半天山路,这杯姜茶来得太及时了,身上暖和,心里更暖。”广东游客王女士感动地说。
慈利水上板板龙灯巡游。(寇彪 供图)
慈利县的“盛世中秋璀璨夜”活动别具一格,依托澧水河生态禀赋与放马洲公园休闲空间,以舞鼓开篇、汉戏承韵、水上绝技压轴,邀游客共赏中秋月色、共品文化韵味。
桑植县推出的“来张家界唱游桑植”主题活动,将红色记忆与民歌魅力融入山水风光。在贺龙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门口挂盏灯》《要当红军不怕杀》等红色民歌传唱不绝,让红色历史“声”入人心。
桑植县推出“来张家界唱游桑植”主题活动,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假日体验。(甘政 供图)
正午时分的免费冰棒,午后的暖心姜茶,中秋当天的团圆月饼,还有土家织锦小礼品……这些“温度适配”的服务细节,让“国际张”的美名在游客的欢笑声中远扬。
从免费车位到夜间公交,从智慧引导到一线守护,从自然美景到文化盛宴,城市的温度与诚意在每一个细节中流淌,张家界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证明:最美的不仅是奇峰秀水,更是这座旅游城市对待每一位游客的真诚心意。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廖秋萍
编辑:张潘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