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三位一体”放手托 教育服务新探索

红网时刻新闻8月15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张尼康  唐震)8月15日,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界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内掌声不断。当两名大学生志愿者从村党组织负责人手中接过“最美乡村教育志愿者”证书时,这场特别的结业仪式,不仅为28天的暑期托管画上圆满句号,更见证了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图片3.png

村党组织负责人为大学生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

破解“暑期看护难”的民生答卷。“往年暑假最愁孩子没人管,现在能学知识还有伙伴玩,我们下地干活都安心些。”村民唐大姐的话道出众多家长心声。针对农村暑期儿童“看管难”问题,该村两委联合乡党委政府整合资源优势,创新推出“课业辅导+素质拓展+安全教育”三位一体托管服务。托管班自7月中旬开班以来,累计托管儿童50多名,开展课业辅导100余课时,组织防溺水演练和文娱素质拓展活动10多场次。“托管服务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群体,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个性化关怀。”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图片4.png

返乡学子提供“一对一”课业辅导

返乡学子讲好乡村“反哺课堂”。“看着孩子们从不敢发言到主动提问,我读懂了教育的意义,感受到知识传递的快乐。”大学生志愿者小李在分享会上激动地说。这支由本村籍高校学子组成的志愿队伍,创新采用“1+N”辅导模式,由1名大学生带教多个年龄段学生,创新设计“趣味讲堂”等互动课程,让知识传授更“接地气”。

探索从“暑期试点”变“长效示范”。结业仪式上,受表彰大学生接过的是证书,也播下了乡村振兴的人才种子。据悉,界河村已着手建立“大学生人才库”,通过寒暑假实践、优秀志愿者推选等举措,吸引更多在外学子返乡服务。该项目探索出“党建引领+青年返乡+社会协同”的乡村教育服务新模式,下一步将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推动暑期托管向常态化志愿服务延伸。

“这种本土人才反哺本土的新模式,既缓解了短期教育供给不足,更培育了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这场关于教育与反哺的双向奔赴,正在绘就乡村振兴的温暖底色。”该乡分管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如此评价。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尼康 唐震

编辑:张潘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42/59/1520328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