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6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庹心怡)“老钟,您家这新房子真气派,院坝也收拾得干净利索!”“快进来坐!”老汉钟以民热情地招呼着来访的干部们,脸上笑开了花,“要不是乡里帮忙调解,我这新房到现在还住不安生呢!”七月盛夏,傍晚的余晖洒在位于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走马坪村新建组的一栋崭新小楼上。院前的豇豆、番茄、辣椒等各类蔬菜青翠欲滴,院中几位乡邻正围坐一堂喝茶聊天。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里还因为一堵老围墙的纠纷闹得邻里不愉快。
“这次土地纠纷的成功调解,得益于乡综治中心联动平安办、司法所、建房办和村(居)人民调解组织的协同配合。”走马坪白族乡司法所所长介绍。为精准响应群众诉求,该乡综治中心创新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事”分级预警处置机制,让矛盾纠纷像看病挂号一样各找各的“专家号”——家长里短的“私事”由身边网格员当“和事佬”,邻里纠纷的“小事”交给村(居)调解委员会或行业主管部门“把脉开方”,而涉及多部门的“大事”则由乡综治中心组建“专家会诊团”,并对调解未果的矛盾纠纷实行“自动升级、闭环流转”,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如今,‘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群众只进一扇门,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矛盾调解都能找到办事员,再也不用来回跑了。”该乡平安办主任对综治中心整合资源、集合要素、聚合力量的成效连声称赞,“我们也将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让乡镇综治中心为平安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为更便捷、高效地服务群众,该乡综合治理中心已在上半年完成提质升级并开门接待群众,内部功能分区清晰、墙上标语醒目,接待大厅、综合受理窗口、各类工作室井然设立。
今年以来,该乡探索出综治中心“1531”工作法,通过“中心统筹、五员联网、三事分流、一站共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党员+村民代表+法律明白人+乡贤+平安志愿者”五方力量,打造立体化基层治理网格,建立网格化“私事”、村级解“小事”、乡级办“大事”的“三事分流”处置流程,采取“常驻部门坐班、轮驻单位协办、随驻力量补充”的协同模式,构建起全链条、闭环式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宁愿干部多流汗,也要群众少跑路。”该乡主要负责人强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综治中心累计接待群众来访咨询386人次,办结各类纠纷诉求41件,群众满意度高达98.5%。“如今,‘有问题就找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共识,我们将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融入平安走马坪、法治走马坪建设过程中,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全力构建‘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庹心怡
编辑:张潘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