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澧源时评|桑植洪灾里的凡人身影,那些被手机记下的烟火气

微信图片_2025-04-09_131258_728.jpg

文/何文静

6月23日,桑植街头人潮如涨潮的河,无数手机齐刷刷举起,镜头聚焦同一个方向——驰援桑植县灾情110名湖南机动队伍消防指战员即将返程。一段短视频里,刚满周岁的奶娃摇摇晃晃伸直小胳膊,向战士们敬礼。稚嫩的脸蛋挂着奶膘,眼神却格外认真,瞬间戳中人心。那晃动的镜头光影,正是桑植人心中滚烫情谊的写照。

五天前那场暴雨,下得天地失色。1998年以来最大的洪灾突袭桑植,12小时灌下398.9毫米雨水,一天一夜累计484.1毫米,历史纪录被无情打破。洪水如脱缰野兽,撕咬道路,吞噬村庄。当信号塔在洪峰冲击下陷入沉寂,黑夜中最亮的光源,竟是老百姓高举的手机闪光灯——光柱刺破浊浪,照亮水中的脊梁,紧急驰援的消防救援队员、背负老人蹚水的民兵、扛着沙袋冲锋的党员干部、搬出自家粮食的街坊、慷慨解囊的慈善人士、摸黑送热水的志愿者……暴雨中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挺身而出的主心骨。

手机镜头在颤抖,画面或许模糊,却清晰映照着对英雄的敬意。6月21日,天未放晴,积水初退,泥泞中已满是忙碌的身影,清路的汉子挥动铁锹,泥浆飞溅;背消杀喷雾器的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嗡嗡声在巷弄回响;被淹的田地里,老农弓腰补插新苗,泥巴糊满指甲缝;电力工人攀爬电杆抢修线路;直播间里,带着乡音的助农吆喝再次响起……这些沾满泥浆的手,重新装起冲毁的门板,疏通堵塞的马路,仿佛连天上的乌云,也被他们劳作的热气驱散。

手机记录的不仅是洪水退去的痕迹,更是桑植人骨子里的坚韧。救援的身影、邻里的帮扶、直播间重燃的热闹——镜头定格的平凡画面,正是“洪水无情人有情”最鲜活的注脚。洪水终将退去,淤泥晒干能沃土。而那些普通手机记下的凡人故事,已在人们心中筑起一道冲不垮的长堤——那是灾难中挺立的尊严,是泥水里萌生的希望,将长久矗立在桑植的山水之间。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何文静

编辑:廖秋萍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40/68/1507013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