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科 黄华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构成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教育、科技、人才已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推进、协同发力,方能塑造国家发展新动能。
教育是科技创新的“智慧摇篮”。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的支撑,而教育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摇篮。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5G领跑到人工智能突破,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都凝结着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培育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面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夯实科技创新根基,让科技创新的源泉永不干涸。
科技是教育革新与人才成长的“强劲引擎”。科技的迅猛发展,推动着教育手段不断革新,在线教育、智慧课堂等全新教育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惠及更多人。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转化为教育内容,丰富了教学素材,拓展了实践场景,使得培养出的人才更具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面临“卡脖子”的困境,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教育与科技的良性互动。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竞争已成为焦点。我国拥有庞大的人才队伍,但高端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仍相对短缺。我们要完善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打破“唯学历、唯论文、唯帽子”等标准,为人才成长营造宽松的环境;还要积极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让各类人才在科技创新和国家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建设教育强国,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将教育、科技、人才的“单兵优势”转化为国家发展的“整体胜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而坚实的支撑。
来源:武陵源区委组织部
作者:陈科 黄华
编辑:廖秋萍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