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余海仙:90后大学生回乡愿当种粮人

红网时刻新闻9月9日讯(通讯员 黄岳云)余海仙,这位曾经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项目管理系的90后女孩,毕业后,不念都市繁华和企业高薪的诱惑,2022年,决然回到慈利县许家坊土家族乡大塘村,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田的“接力棒”,愿当一名种粮人。

9月8日,天高云淡,在慈利县金岩土家族乡三元村的金黄色的340多亩稻田里,稻浪起伏摇曳,一台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作业加紧收割,确保稻谷颗粒归仓,在另外一块稻田里,余海仙正和丈夫一道对水稻进行测产。

IMG_0654.JPG

“我是2022年开始接管这340多亩水稻田的,经过近2年多时间的种植,这稻田土质也肥了,产量也高了,信心也足了。”在稻田里,余海仙边忙着测产边和笔者聊起她回乡种稻的缘由来。

2019年她大学毕业后,不念都市繁华和企业高薪的诱惑,决然回到家乡,便经营了一家通讯行业的店子,由于懂经营管理,店子的经济效益也稳定,而她看到父亲种了20多亩水稻非常吃力且太辛苦、收益不佳时,一个念想在她的心里而生,那就是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粮接力棒,助力一把完成他的梦想,把农业干好。

在得知女儿的想法后,父亲默许了,2022年,她先是成立了慈利县锦浚种养专业合作社,然后将老家大塘村330多亩粮田流转到合作社,从此,父亲便成了她的技术顾问,同年,她又将金岩土家族乡三元村340多亩由滩涂整改而成土地整改项目稻田流转到了合作社,从2022年开始至2023年,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达700多亩。

IMG_0662.JPG

作为一名“跨界”种田的90后女孩,虽然有父亲这个技术顾问,但为了种好粮食,她在“恶补”种粮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进智能化灌溉系统、无人机植保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积极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此外,2023年,她还到华中农业大学参加了由农业农村部举办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培训,培训期间,接触了最新农业科技、种养殖业方面的知识,还学到了现代农业先进管理经验,提升了市场分析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也激发了她要扎根乡村当好种粮人的发展能动力。

IMG_0678.JPG

“三元村这340多亩滩涂改造田,2022年流转过来时,由于初期土质又浅又瘦,不仅机械作业不便,产量也低,为了提高这片田的肥效,也是想尽了办法,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科学种植管理,终于成了肥沃的良田,粮食产量逐年增长,按照刚测算的情况来看,今年这片粮田进入丰产状态了,总产量大约在150吨以上。”余海仙接着说,今年因受到受天气影响,许家坊土家族乡那边330亩稻田产量相对减产,导致合作社今年粮食总产量在去年380多吨的基础上,减产30吨左右,但总产量也有350多吨。

IMG_0689.JPG

在谈到往后的发展,她满怀自信的说道,将引领合作社通过“基地 + 农户 + 农业作业”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稳定增收,辐射带动脱贫户及周边农户发展粮食生产,并致力于打造特色专业品牌,实现种植、生产、包装、销售一体化运作,提升农产品质量与销量,引入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巩固拓展扶贫成果,用自己的力量来带动当地乡村产业发展,勾画乡村振兴美景图。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黄岳云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843/91/1425508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