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家界峰林文化IP内涵解读

张家界峰林文化IP内涵解读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聂建波

张家界峰林文化IP是以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基础,以峰林为特征,为峰林文化创作的具有鲜明张家界地域特征、强烈吸引力和审美价值的人物故事、动植物形象、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数字化创作的物质的、精神的以及制度的创造性的文化成果。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是张家界地貌、“奇峰成林”既是张家界一道道亮丽的景观特色,“峰林”更是代表着张家界的绿色文化,“绿色”和“峰林”成为张家界峰林文化的显著标志。

“峰林”是张家界“山”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国山中之杰”的过人之处所在,设计和构建张家界绿色文化IP的神来之笔在于构建“峰林”文化IP,并完全有把峰林文化IP建设成为湖南乃至中国峰林文化IP典范的预期。

一、张家界峰林文化IP的“奇与特,美和妙,神与灵”审美

1.峰之奇

武陵源旅游区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在面积达369平方公里风景区内,有奇峰3000多座,如人如兽、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气势壮观,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美称。而且,如此举世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的区域,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誉。

2.“六奇阁”之特

位于张家界森林公园黄石寨顶的六奇阁虽是一座人工建筑,但因能目睹“山奇、水奇、云奇、石奇.树奇以及珍禽异兽之奇”而得名。

登阁凭眺,满目佳景。阁柱楹联日:“翠鬟烟笼,绿树云封.昔日曾遮半个面:丽质天生,画图省识,今朝始醉四方人。”又一联云“名动全球,到此实堪三击掌:势拔五岳,归来不用再看山。”阁内设有土家风情歌舞楼.竟日丝竹弦管,清音绕梁。

3.林之美

张家界峰林之美在其鬼斧神工,其雄伟壮观、高耸入云而令人叹为观止;张家界的峰林之美在于“其峰成林”,是峰林的森林、扩大的盆景,“仙境张家界,峰迷全世界”。

4.负氧离子之妙

“天然氧吧”指的是负氧离子水平较高、空气质量较好、气候环境优越、设施配套完善,适宜旅游、休闲、养生的地区,本质是对生态气候旅游资源的发掘和价值转化,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8%,多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园区内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均值达到了每立方厘米27000个,含尘量比外界低3.6倍。特别是金鞭溪等景区景点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超过10万个,被称之为中国最大的“氧吧俱乐部”。有医学界人士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负氧离子可治病,尤其是针对高血压、睡眠、哮喘等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功效。

5.天门洞之神

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天门山主峰,有一个巨大的山洞,就是天门洞。天门洞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峭壁轰然洞开,玄朗如门,吴王视为吉祥,亦由此改称天门山,下置天门郡。天门洞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倚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门户。这一胜景,吸引着历代帝王官臣、隐贤逸士、高僧老道、文人墨客前来探访游赏,历经世代累积,形成了天门山独特厚重的“天文化”。“天门吐雾”“天门霞光”被人誉为举世罕见的景象奇观。

6.金鞭溪水之灵

有着“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青”的美誉的金鞭溪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水质清澈,空气清新,植被茂盛,环境优美,环境幽静。尤其以春秋季最佳,春天百花齐放,景色撩人;秋天树叶变黄,一片金色,景色迷人。穿行在峰峦幽谷间,溪水明净,跌宕多姿,小鱼游弋其中。溪畔花草鲜美,鸟鸣莺啼,人沿清溪行,胜似画中游,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

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赞誉它是“张家界的少女”,当年张家界的宣传者——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此曾赞叹它是“一片童话般的世界”。

“奇、特,美、妙,神、灵”是张家界峰林文化及文化 IP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集中展示了张家界峰林文化美的底蕴。

二、张家界峰林文化IP的特征

(一)故事叙述峰林文化IP

故事化能将文化叙事功能融于文化传承的历史感和故事感之中,文化IP的力量源于平易近人、亲切性和生活化。故事化是文化传承方式之一,文化只有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才能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实现对人民生活的教化作用。“口语化”“乡土化”“鲜活化”的故事则易于被人们接受。革新文化语言表现形式,用人民群众听得懂、喜欢听、易理解的生活语言表达文化,是推进文化生活化的有效方式。

峰林文化IP故事涵盖人物、动植物、传说和神话故事、名人轶事、红绿文化等内容。故事性也拥有塑造品牌形象的功能,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面,色彩、形态等IP形象特征都会体现其品牌文化的故事,通过不同的故事性能够塑造多元化的品牌文化、并推广品牌理念和品牌形象。

(二)文化IP显著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吸引力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奇特之处在“石英砂岩”和“峰林”相生相陪,而“奇峰成林”则成为“峰迷全世界”的最强流量。“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已为“张家界地貌”,张家界也籍以此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得天独厚、与众不同的个性让张家界被誉为“中国山水两杰”——“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

“绿色”和“峰林”成为张家界最显著的特征。绿色旅游资源造就了张家界得天独厚的绿色文化,绿色为张家界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先后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张家界地貌”等诸多举世闻名的“绿色名片”。张家界的峰林被誉为“山之杰”,构建“峰林”文化是张家界绿色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将“峰林文化”建设成为湖南以至中国绿色文化典范是十分可行的。

张家界恬林文化IP的能够成为吸引物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自然是其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举世闻名、独步天下;“张家界地貌”已然成为张家界最靓丽的绿色文化名片;

其二是奇峰成林,或独自成景或连绵成景,不愧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其三是世界旅游胜地、张家界山顶有神仙、张家界六奇更是为张家界峰林文化添上一笔笔浓妆淡抹;

其四是其物质性的珍稀动植物、象形景观、雾山云海,还有非物质性的神话传说、民俗风情、文学艺术作品、非遗传承等,这些元素构成了张家界吸引力的主因;

其五是红、绿文化融合是张家界峰林文化的最强背景,“以绿色吸引人,以红色留住人”是张家界文化发展的战略安排。

三、张家界峰林文化IP的数字化建设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 数字化建设是一场变革,不是一次技术创新与应用。文化IP构建的有人、物、事等等IP,而数字化建设则是建设数字人、数字物、数字事;数字化建设是活动要素、管理业务以及决策、规划、调控与评估等过程的数字化,而活动要素、管理对象、基础环境等传统信息化建设内容是数字化的基础和前提。塑造数字化文化范式,应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努力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文化IP的建设必然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一是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出峰林文化资源数据库,以数字化的形式对峰林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存储;二是将峰林文化资源从传统的物质形式向新型的数字化文档转变,这种方式在保存、使用、感受峰林文化资源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第三,以“互联网 + 文化资源”的模式进行峰林文化资源的传播,也是建设文化IP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

张家界峰林文化IP有数字化建设的需要,也能适应数字化建设的要求,张家界峰林文化IP建设的元素丰富并具有显著特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加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布局,在文化数据与资料的采集、加工、分布有以及呈现等,特色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共享工程等建设。搭建媒体平台整合资、聚焦品牌建设塑造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符号”、建立三维立体虚拟模型的数据库、进行数字化展示及传播,数字化展示需要借助 VR、AR、3D 扫描等技术来打造数字文物、峰林等, 推动峰林文化资源数字化产业融合发展。

四、红、绿文化融合是张家界峰林文化IP的根本底蕴

“绿色”既是张家界最闪亮的“名片”,更是张家界文化的底蕴所在,“峰林”则是张家界绿色最亮丽的代表,而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的融合是张家界最强吸引力所在。“以红促绿”——红色文化促进、指导绿色发展是一种态度和理念,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以绿扩红”——是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或途径。红、绿文化融合就是要求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的相辅相成,成为红色旅游强大的吸引力,实现两者可持续发展。

张家界红绿文化IP、峰林文化IP是张家界文化发展的“三驾马车”,而红、绿文化融合以及红、绿文化IP融合将是张家办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大智慧和大手笔。坚持“以绿扩红 以红促绿 ”的发展思路,以提炼张家界红色文化精神系谱、构建红色与绿色文化IP建设为根本目标,而张家界峰林文化IP可以成为张家界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峰林文化IP亦可实物化,可以是土家服饰(品)、马桑树、灯台树、鸽子花、红灯笼、火把、菜刀、烟斗、战马、铜像等系列实物,也可以是可亲可爱的动、植物形象以及负氧离子或纯净水滴的形态形象等,还可以是海报、玩具、剪纸等。利用一些材料和方法制将文化IP实物,既可以增加体验和参与感还可以增加趣味性,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体会、感受到文化IP的魅力。

革新墨守成规地采取简单、说教的方式。文化IP有大众化和亲民化的优点,能让更多参与、体验绿色文化并接受绿色文化,所以,应用喜闻乐见、便捷的传播手段就势在必行。

峰林文化必然成为张家界绿色文化的代表,峰林文化IP也将成为张家界的新名片。张家界在发展绿色文化的同时,必将实现红色文化发展的大力突破,并将实现红、绿文化融合,实现红绿文化两手并举,建设张家界旅游文化IP基因库,实施张家界红绿文化IP融合战略。

参考文献

[1] 许丽 . 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J]. 人民论坛,2021(01):139-141.

[2]中共中央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EB/OL].[2022-05-22] 新华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5/22/c_1128674022.htm.

[3]夏文祥.数字化建设:撬动新变革的杠杆[EB/OL].[2023-06-02] 中国网.新闻中心,http://news.china.com.cn/2023-06/02/content_86102753.htm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聂建波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740/59/1276567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