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就像一首诗,像一幅画,但它更像一首协奏曲。而田间金色的稻浪、清澈的小溪、生机盎然的农家院等,就像这首协奏曲的音符,使这支协奏曲更加动人。丁家界,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首协奏曲的主弦律,则是“耕地保护”。奏响主弦律的是“云上田园”与丁家界土地流转大户覃云等。
丁家界位于永定区天门山镇土木溪村,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并不多,尘世中所有的喧嚣离这很远。界上的人家,过着云上的生活,层层梯田直上云端,云海深处就是高耸入云的天门山。位于山顶的网红打卡地“云上田园”,里面有很古老的味道,都是木制结构的房子,地势不平的地方还有吊脚楼,更有“山国木庐”乡村旅游度假客栈。
因为参加张家界市“耕地保护在行动”文学采风活动,我有机会来到久仰大名的丁家界。
天门山镇土木溪村丁家界——一个传说充满诗意、美丽而又古朴的土家原生态村落。沿省道S228线向南,穿过天门山三岔隧道,在三岔村岔路口左拐进入水泥硬化的乡村道。继续行车约三四钟,便见到一条潺潺小溪,这就是土木溪。
高山有好水,土木溪是澧水河一级支流九渡溪的上游源头,它发源于永定区天门山镇西南望岩扒,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三岔,后汇入九渡溪。土木溪是张家界市区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建成于2006的土木溪水库总库容达1319万立方米,兼具供水、防洪功能。
车沿蜿蜒山路前行,透过车窗,我不时看见一棵又一棵站立在山际的树,在初秋的凉风中渐渐凋落一些树叶,越渐稀疏的树枝向明净的天空伸展,似在舒展身姿,又似在沉默守望,彰显出几许孤独,几许希望,我觉得这些树很像我,一个洗尽铅华、孤独坚韧的文化人。远处满山遍野的野花在微风中开得披靡无敌,涂画出无穷无尽的色彩。车子缓缓而行,我禁不住打开手机音乐,播放的是约翰·丹佛《乡村之路带我回家》。舒缓悠扬的吉它声在耳边响起,多希望此刻时间过得再慢一些。我喜欢这种慢节奏的生活,阳光下也好,小雨中也好,采风让我心无旁骛,可以细细欣赏沿途的景致。一个人也好,结伴而行也好,亲近大自然让我见闻卓识,能够保持恬然淡定的心态,放下心中的块垒。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缘,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是缘,我们与丁家界的相会又何尝不是缘份呢?打开车窗,试图让这哲理的思索在无垠的天空飘散。而山下一线绿水不管不顾地向前延伸,涓涓细流哗哗流动。不远处,一个石头雕塑耸立在空旷的平地,上面写着“丁家界”3个大字。同行的慈利作协秘书长汪珍玺告诉我,这便是名声渐隆的丁家界。
丁家界终于到了。绝壁高耸的青山环抱之间,零落的一个小山寨掩映在绿树古木丛中,碧绿清澈的无名泉水静静流淌,田园房屋错落,更有一座露天台搭建在山边,可以观景,也可会客,高大巍峨,气势雄伟,好一个世外桃源!热情好客的土木溪村村干部早已在那等候,朴实的欢迎话语那么熟悉和亲切,一切都那么熨帖与舒心。我,一个早已看淡功名利禄心如止水的文化人,顿时明白回到了家,回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鸡鸣单调犬吠寂寞、炊烟缭绕流水蜿蜒、民风淳朴亲情浓郁,令心灵惓怠的游子魂牵梦萦的家。
据丁家界村胡书记介绍,2015年2月15日至19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大型节目摄制组一行12人,深入到丁家界村,拍摄以“北漂青年摄影师覃源回家过年”为主题的“覃氏家族百人团年饭”专题。其情浓浓,其境优美,将丁家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向世人展现,为人们揭开了这里神秘的面纱。从此,丁家界开始名动四方。这里四季分明,空气新鲜无污染,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是体验农家、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村里的养殖大户覃云成立了包子界农丰种养合作社,种植了550亩的优质水稻,其中,流转了40户贫困户的土地约230亩。每年都会聘请10多名贫困农民进行水稻的日常管理和后期的收割晾晒。覃云一边垦垦荒芜的水田,一边种植传统水稻。他凭着守正创新、货真价实、诚信经营的精神,让丁家界农垦58、冷水糯等富硒大米,销量爆棚;让丁家界的稻花鱼、糍粑、炒米、腊肉等农产品得到了市场超赞。
听完村干部的介绍后,我与武陵源区文联主席朱明先等信步丁家界。丁家界最出名的是“云上田园”,该地是丁家界山顶上的一块台地,农业学大寨时期开荒,辟出的几十丘梯田,与天门山隔谷相望,看似悬于半空云朵之上。 这里海拔800多米,云上田园平台中间一块1亩多的水田像是一块圆圆盘子,与四周的天空、白云及周围的房屋、树木交相辉映。云上田园过去一直处于半抛荒状态,国家大力提倡耕地保护后,云上田园迎来新生。他们用古法耕种,深耕细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这里产出的有机富硒胚芽原米预订价格在10元/斤以上,供不应求。自然放养的猪、牛、羊、鸡、稻田鱼和种植的桃、李、梨等果树无任何污染。
黄发垂髫悠然乐,山国木庐第一家。台地上的十几户人家过着与世无争、云淡风轻的日子。后来,有生意人投资上千万元建起了山国木庐精品民宿。梯田、水车、木屋、峡谷、云海、竹林、美食、野趣……如今这里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深受众多休闲观光游客及户外运动者的喜爱,成为张家界乡村旅游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山国木庐也是落实耕地保护的典范,它占地百亩,但是不占一丁点耕地。有10余栋民宿首尾相呼,全部依山而建,避免占用耕地,投资人用青石在山上铺就游道、田埂,把古色古香的民居精舍与山水田园风光串连起来,完美融合。饮一口甘洌的山泉水,洗一把冷水脸,泡一杯清明茶,远眺对面万里睛空一色,天门山层峦叠嶂如石船入海。十分惬意地坐在客栈的阳台上,微风习习,身上的疲乏渐消。想象中清晨云雾涌动、氤氲蒸腾,黄昏晚霞漫天、绚丽多彩,夜里倦鸟归林、虫鸣蛙叫,碧绿高大的树木秀美挺拔,零星青瓦木楼,曲曲折折的卵石护墙,依山面水,古朴壮观,这里的景色恰似一幅于天地之间徐徐展开的神奇秀丽的土家风俗画卷,昭示着土家人自然自在的生存理念。遇皓月当空,邀三两挚友亭下纳凉、小酌两杯、把酒言欢是何等妙趣啊!
山国木庐是真正的“山国”,它不占用耕地,以前有一个小棚子,占了巴掌大一点耕地,老板也果断地把这个小棚子搬迁到山上。山国是有灵魂的民宿。沒灵魂的民宿,终究是三尺宽一床而眠。有灵魂的民宿,敬畏自然山水,建筑与环境相和谐; 崇尚民族文化,传统与时尚相统一;尊重人文情怀,养心与修身相益彰。山国木庐是有温度的居所,原木土家吊脚楼,实木手工大床,健康环保木腊油,传统缮修工艺,家味浓郁。守护宁静,一觉难求。山国木庐是有情怀的记忆,“茶心”的茗香,情深意长;书斋的宽敞,任由素心飞翔;主人的静守,蹉跎岁月多了次淡然的回眸。山国木庐的民宿,带着柔软的时光,哼着舒缓的曲调,不紧不慢地走进你的灵魂深处;也许,在岁月的浸润中,这个注重耕地保护的山里民宿会带着故事,也不紧不慢地走进你的生活,走进你的情怀。
我们此行采风有两大看点,一是看云上田园,二是覃云通过土地流转大种水稻的界上梯田。回程的路上,我们又在中途下车,专门来看土地流转大户覃云种植的稻田。在一个农户大门旁,堆满了一袋一袋晒干的稻谷。村民说这是村里的包子界农丰种养合作社的,老板就是覃云。今年天干,收的稻谷早就晒干了。正在田里打谷子的一对老年夫妻边劳作边给我们介绍:由于村里田多、水多,2017年,村里的养殖大户覃云成立了包子界农丰种养合作社,种植了550亩的优质水稻,其中,流转了40户贫困户的土地约230亩。每年都会聘请10多名贫困农民进行水稻的日常管理和后期的收割晾晒。打谷子的老汉说:“我几乎全年都在这里务工,多劳多得,一年能够挣得一万多,现在年纪大了,找不到事做,这对我来说是件好事!”
据同行的土木溪村胡书记介绍,覃云天性聪明,勤劳勇敢,虽读书不多,但自学成才,可谓一代新型农民的自我崛起。从小在丁家界长大的覃云与土地的关系更为亲密,与大山的感情更加深厚。2016年,他辞掉高薪的工作回丁家界积极保护耕地,五年垦复撂荒的水田500多亩,他的“界上农场”也初具规模、蔚为壮观。覃云对未来充满信心,规划有度,决心在发展现有农产品的同时,拓展原生态农耕品牌,把丁家界糍粑、炒米和腊肉产品,推向全世界。与此同时,他将打造现代梯田景观文化带、土家康养休闲基地、农业亲子体验园等“农旅文”深度融合田园综合体。
行走在丁家界覃云垦复的稻田四周,沿途的绝美风景,既震撼了我的感官,更引发了我万千思索:千百年来,在那些已然逝去的漫长岁月里,丁家界的土家人为求生存图发展,终日与大自然奋力拼搏,在崇山峻岭间跋涉,在阴冷湿滑中摔打,生产出供皇帝吃的“贡米”。当他们在辛勤劳作之余,走进堂屋里喝一碗粗茶,在火房里嘬一杆旱烟,泯一口苞谷烧,在酽酽的茶香中,在白色的烟雾里,在微醺的酒意内,讲起这里祖祖辈辈生产“贡米”的传奇,唱起蕴含着祖祖辈辈无数心事的山歌,跳起世代相传祭祀祖先的摆手舞,生活的严苛感便会消弭得无影无踪。我想,此时的丁家界便成了土家人尽情抒怀,调节心绪的精神家园。
风景是后人与前人对话方式中最直接的一种,千百年来,丁家界人以她质朴优雅的姿态和谐地融入这片秀美的山水里,以她丰富的魅力融入土家人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代代相传的基因里,漫漫时光悠然逝去,而土家人骨子里的精魂依然隐秘地藏在丁家界的每一个花花草草里。漫步于丁家界的田野,空气中弥漫着稻谷清新的气息,我仿佛听到时空中传来远古时木板的吱呀声,界顶上的人群喧闹声,由远及近,又由近渐远,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静谧。
我们一行越走越深入丁家界的稻田,有些梯田就在密林里,梯田四周的林木越来越繁茂,站在梯田的高处,极目远望,我不由想像丁家界四季的美景:夏日里土木溪里捉鱼撮虾该是怎样一番惬意的情景,而游水嬉戏的孩童将一湾溪水闹得生气盎然,飞溅的水珠反射出阳光的七彩,每一颗都玲珑剔透、在溪面上划过一道又一道彩虹。秋阳里稻谷熟了,稻田里打谷的声音在山间回荡,溪滩上一片片竹簟晒着的金黄谷子,屋梁上一排排悬挂整齐的黄灿灿的包谷,屋檐下一串串红鲜鲜的辣椒,热热闹闹地展现出丰收的喜悦。乡亲们粗糙忙碌的双手,皱纹交错刻满沧桑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人世间凡俗的幸福与满足。冬季里白雪飘飘扬扬地洒在树庄,一幢幢古旧的土家木板屋、吊角楼,如同披上厚厚的棉被,这时节家家户户熏腊肉的烟火终日不熄,婷婷袅袅从木屋上空升起,而土木溪水静静流淌,凝聚成一幅古风盎然的山水画。春天里雨雾蒙蒙,杜鹃花盛开,峡谷青草绿了,花儿艳了,偶尔一声牛哞,几声鸟啼,颤动了土木溪上氤氲的雾气,大自然天籁般的气息溢满山寨,宛若仙境。此时我甚至想到:我就是丁家界的幸福土著居民,扶犁鞭牛,正在溪畔的沃野里春耕;而妻子必是那就着鹅卵石码头洗衣浆裳的美丽土家女子,早习惯了这一番生动鲜活的美景,依旧用棒槌槌打衣服,让清澈的溪水冲去昨夜关于山里世界的宿梦……
漫步丁家界梯田,我想,这里应该是牛郎居住的地方,也明白了织女为何厌倦深宫,不顾一切地下了凡,她定是想感觉这生机勃勃的人间春秋、活色生香的俗世恩爱,真真实实地活一场,轰轰烈烈地爱一生!土木溪两岸无数土家儿女应是牛郎与织女的后人,用汗水和爱情编织出这人间最美的风景……
美女作家王登会打电话唤我们回程了,我与朱明先兄等才从遐思中被唤醒。我突然发觉,欢愉的时光总是飞快的,告别丁家界的时刻已然来临,而我的心已被这一溪碧水洗涤得干干净净,被这一番情义烘得温温馨馨,被这里云上田园与覃云垦复的梯田桃花源般的人生境界浸润得激情淋漓,孤独感早已了无踪迹。我要以我独有的方式,用我的笔、情感与青春、热血与生命,讴歌丁家界土家人世代相传的由“贡米”到今天农垦58、冷水糯等富硒大米的稻米文化,传承土家人热爱耕地、保护耕地安贫乐道、生生不息的精神,撰写又一名土家儿郎的生命传奇!
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流泻在归途,非常贴近我们这次丁家界采风之旅,仿佛就是一首歌颂丁家界人从事耕地保护的协奏曲,悠扬婉转,温暖亲切……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罗建辉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