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恒的诗人,永恒的赞歌

图片9.png

我们爱着所有的土地,就像我们爱过的所有诗句。

——题记

荒芜的田野上伫立着失语的灵魂,衰败的禾苗遍体透着白色,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妄想极力舒展。父亲紧紧攥着一把黄色的泥土告诉我,土地是养家糊口的起点,同样也是结束。他的身影渐行渐远,一粒粒黄色泥土被毫无眷恋地洒向破碎的大地。巨大的黄色泪珠裹住了所有的悲伤无声呜咽。

你可曾目睹过土地的破碎?你可曾听到过土地的悲鸣?你可见证过一片荒原的诞生?从我出生的时候开始直至我长大成人,我看见无人问津的土地自甘破碎满目苍夷,我的耳畔响起的是无助的呜咽与呐喊,我见证着四季更替,希望的田野化为荒芜。刚步入小学,我的父亲母亲便抛弃了曾养育我们一家人的田地远去打工。只有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依然固执地扛着锄头耕地种田,守护着这一方田地。他们是土地的儿子,土地是他们眷恋的家,是他们深入骨髓的热爱。在金黄的田埂上他们拼尽全力,蹒跚着脚步力图拾起稻茬里的每一粒稻子。青筋凸起的手蜿蜒着道道深痕,认真的神色执着的令人心疼。裹着层层热浪的山风暴躁地刮向稻田,金色的稻浪疯狂的涌向两位老人,仿佛要将他们瘦小的身体吞没。老一辈的他们孤独佝偻的身上披着金黄的稻糠和灰尘。作为一种荣耀,他们一年四季的皮肤竟然和稻谷同一个颜色。当小小的几分田地再也无力养育支撑起一个家庭,当无数同村的乡里亲邻冷漠地荒弃养家糊口的田地,当最后留下的人们奄奄一息,有的老去,有的衰竭,被遗忘的万千土地终于成为了被遗忘的万千灵魂,静默的悲哀。承载着一切希望与生机的农田和耕地被大片大片的荒弃,长起了杂草筑起了房屋。生机再无,悲声四起,荒野诞生,所有欣欣向荣已成历史。土地是爷爷奶奶的家,也是父亲母亲的家,更是我的家,我看着广阔荒芜的黄色土地渗出巨大的黄色的眼泪,汹涌的悲伤将我淹没。土地是你的家吗?你的家还在吗?

我站在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飞远的思绪被拉回。远处大片大片的土地上种满了耀眼的金色稻谷。稻田周围的田垄上长满了鲜绿的菜豆,无限的生机盎然勃发。缓步进入七眼泉畔的千亩优质稻田,凉爽的山风拂过,金黄色的稻谷翻涌着生命的颜色,稻子絮语般诉说着成熟的秘密。掀起的千层波浪,将天边都渲染成新生的金色。稻天一色好像将所有的阳光收藏融化。谷物成熟的香气混合着清新的泥土芬芳在空气里酝酿发酵。颗颗饱满的稻米傲气的昂扬着高贵的头颅,从青绿到金黄沿袭着生命的轨迹与脉络。忙碌的村民们乐不可支地在一片金色的巨浪里穿梭,收割机发出嗡嗡的丰收声在稻田里运行自如。

人们的笑声、讨论声,稻子的絮语声、收割声交织在一起。我仿佛又回到了很多年以前,看到的不再是荒芜的田野不再是破碎的土地。我的家乡曾经也如这般有着沉甸甸的金色希望。金色的稻谷好像要燃烧起来,金色的光焰有力地跳动着的,万籁俱寂,只有稻谷快速生长成熟的声音。老人和小孩都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年轻的男人们驼着竹织的背篓拿着镰刀收割着稻子,女人们端着茶水带来刚出锅的饭菜。大家耕种着同一片土地,挥洒着同样的汗水,耕织着同一个梦想,埋下同一个希望。

其实无论是作为一个城市人还是乡里人,我们的一生终是和土地挂钩的。从很早很早的时候,从千年万年以前,我们的生命便是土地赋予的。我们的祖祖辈辈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生活走来,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男耕女织,守护着苍老的华夏大地。也许有人一生都没有见到过粗糙的土地,没有嗅到过泥土的芳香,没有亲手触摸过柔软的黄土,这是一种缺憾。你的眼里也许盛满的是这人世间琥珀色的春天,你的胸膛也许填满的是热烈火红的玫瑰,但正是土地赐予你四季赠予你玫瑰。土地不仅仅是农民的一生,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土地珍藏见证着古老的岁月,孕育着原始的生命与希望。捧起一把黄土,这就是生命的根,这就是无限的生机与未来。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和稻谷都是土地呕心沥血的产物。土地就像是孕育我们的胎盘,粮食就是连接我们生命的脐带。不是我们造就了土地创造了城市,而是土地供养了我们推动了发展。土地是人类的生存之基,保护土地,保护耕地是关系着人类命运发展的重要一环。

如今,张家界在耕地保护上正行动。合群村曾经也是一个非常偏僻的乡野山村,地无三尺平,进出都得靠徒步翻山越岭。“坡上喊话坡下听,走路走得腿抽筋”“一个山头爬半天,一栋房子修几年”的状况,村子里的村民都已经习以为常。严重缺水也是合群村的一大难处,“人在山上住,水在地下流”。在合群村,12个小组268户1254人,总面积5.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00亩,山林4000亩。为了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调研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关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指示精神,张家界市便利用春耕生产时节,积极开展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专项整治,采取“果树上山,腾田种粮”的措施,推进耕地恢复和防止“非粮化”。村支书钟白玉带领着广大村民对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耕地进行复垦,对闲散地和废弃地等进行整理。山下的生态稻田和山上的果园面积都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为了保护好这些耕地,张家界市在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推行恢复耕地,建立田长制试点,实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

“田长制”也是张家界市耕地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今年以来,张家界市在慈利县零溪镇燕子桥村、二坊坪镇二坊坪村、通津铺镇长峪铺村,永定区沅古坪镇栗山村等地先行先试,推行了乡(镇)、村、组(网格)“田长制”试点,为全市“田长制”探索经验。张家界“田长制”让每一寸耕地都有了守护人。经过张家界市人民的共同奋斗,截至9月2日恢复耕地1.96万亩,完成108.79%。

土地是粗糙的,狭隘的,它有历史,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我们要成为的是土地永远的守护者,我们需要土地,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我们要靠着它度过一生。我们要将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都统统归还给土地。我们要做一个诗人,我们要成为会创造的诗人。龙尾巴民宿集群在群山怀抱里谱写着农耕文化的诗歌,根据市场需求种植有机农作物,“抛荒地”成了旅游田,是“田长制”和民宿旅游有机结合。土木溪云上田园谱写着世外桃源的诗歌,彭齐山夫妇一耕一锄开辟出了一个立于群山之巅的空中田园,真正做到了“既种风景又种田”的多维度创新模式,是“田长制”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东旺坪谱写着自立自强的诗歌,贷款150万自筹18万建成优质稻加工车间,合作化让全村走向致富的道路,耕地不再有抛荒现象都被有机利用,是“田长制”和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在张家界境内大大小小的乡镇和村落,大家都在努力写诗,努力用自己的双手谱写着壮丽的诗篇。“田长制”和基层党建、“田长制”和乡村旅游等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张家界耕地保护特色模式,形成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

熏风扑击金黄的草垛,稻籽缠绕每一缕金色的希望。记忆里的荒野终于不知所终,儿时的丰收与满足充斥着心田。破碎的土地散落成无数个瞬间,归途的风,清秋的雨,一望无际的稻谷和梯田浸润着时光里的遗憾。灌醉稻谷,指尖突兀,赤裸的时间模糊了记忆的此起彼伏。若有幸我是一束未凋零的稻谷,请把我播撒在荒芜的土地上,陪土地融入下一场春天的唇线。我们成为了诗人,诗人的一生就是讴歌土地,就是讴歌我们的一生。张家界是一位诗人,张家界的居民也都是一位诗人。我们所保护的、热爱的和耕植的土地就是我们所谱写出的最壮丽最完美的诗行。我们要将土地从荒芜的囚笼中解放出来,给土地自由的生长肆意的姿态,耕种出酣畅甜美的梦乡。土地承载着所有的人类文明与历史遗迹,是人世间四季的化身,是我们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与生命回归的终极话题。我们要将荒芜驱逐田野,我们要撒尽金色希望,我们要怀着热烈的赤忱之心写出属于独属于张家界的特色诗篇。张家界的诗人永远为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骄傲,我们脚下永远没有废土永远没有弃田,张家界的人民定会在金色的稻浪上颂出永恒的赞歌。我相信终有一日,金灿灿的稻谷会溢满我家乡的土地,张家界的每一片耕地都会插上金色的希望,不再有丢弃不再有占用不再有悲咽不再有哭泣。我们会是永恒的诗人,背负着永恒的使命和责任。土地是我们一生的热爱,也是我们耗尽心血倾之全部而讴歌的对象。张家界的耕地保护行动也将是一支永恒的赞歌被传颂远方,无数的人从远方的钢筋水泥走来,从一方荒地里重生归来,成为永恒的诗人以绝对自由的姿态守护着万方土地。亲爱的土地,总有人懂得你的每一次流泪,总有人听见你无助的呻吟,总有人了解你的一切悲哀,总有人知道你绝望的灵魂,总有人学会守护你的落寞,总有人会收藏你所有的美丽。

当一滴眼泪滴落在苍老破碎的土地上,整个春天开始复苏。山风温柔地将颗颗金黄的眼泪串上,从此荒原上长满了金色的稻穗。我好像看到了父亲小心翼翼亲吻泥土的模样,我忘记了他也曾是一位诗人创造过自己的诗行。张家界的人们,中国的人们,全世界所有的人们,成为永恒的诗人吧,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那样,就像我们的父亲母亲那样,为我们的子孙留下永恒的赞歌。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安怡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656/97/1211775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