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最重要的老传统即为上党课。近年来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党课不断破壁出圈,掀起一阵阵学思热潮。然而一些基层党课状况百出,水分太足,稀释了党课“含金量”。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想真正讲好党课、讲出效果,必须分辨党课需要的真、土、党“三味”,打磨理论观点,结合实际体会,让党课又潮又出圈。
深刻领会“能行好”,党课讲出“真味”。什么是“有意义”的党课?党员干部各抒己见,认识全面而深刻。但是在接受常规党课学习时,对部分党课的效果持保留意见。单向“输入式”“填鸭式”党课教学,老套滞后的党课主题,以及“划水式”党课学习氛围,脱离具体工作学习实际;部分党课以博人眼球为亮点,根基不牢,更不用说党课“出圈”“霸屏”。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基层宣传员,我们的党课应该在突出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时,必需拿出真感情、真实际、真剖析、真思考来,教育引导听课者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之意,毫不避讳讲出听众最迫切需要了解的,话出听众普遍认同的真理,达到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目的,转换为奋进新力量。
深入回应“人民关切”,党课讲出“土味”。党课怎么入脑入心?党员干部们往往陷入只能多上党课、多抓思想的误区。真正意义上的党课是要和“人民”密切联系在一起,还要站在人民立场上,致力于培养什么样的党员干部。讲课也不仅仅只有严肃庄重。毛泽东同志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题写的校训中就有“严肃”“活泼”。作为基层讲解员,我们的党课应该要在严肃的理论活泼地来讲时,必须突出接地气、冒热气、带露珠,课程设置和情景设置紧密联系党员群众的工作生活实际,提高新鲜感、互动性,达到听其课、收其效的目的。不断用精品党课、趣味党课、潮流党课“喂料”,面对面邀请“当事人”“先进榜样”现身说法,一对一进行答疑解惑,多对一进行服务实践,通过小故事诠释的“大道理”和百姓话讲活的“新思想”,回应关于“人民”“服务”等问题,触及学习者的灵魂,引起思想共鸣。
深度磨炼“理论内功”,党课讲出“党味”。党课姓党,党课的核心就是思想理论。党员干部们往往会重视对党课“新”的探索与挖掘,忽视对思想理论的修炼,导致讲党课时留了很多漏洞,无法自圆其说。党的系列思想是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好的、管用的”。讲课时要避免激进冒进、“虚化”“泛化”,谨防丢失“党味”。作为基层服务员,我们的党课要自觉修炼思想理论内功时,必须让火热的生产生活为“党课”布景,虚实结合,不断探索新宣传载体通过“党课+公益电影”“党课+屋场会”“党课+劳动实践”“党课+志愿服务”“党课+情景剧表演”等模式创新,打造“体验课”“情景课”,沉浸式授课,让有意义的党课更有意思。我们必须聚焦大民生、大格局、大作为,毫不避讳地宣传先进做法,在老百姓的“热炕头”“长板凳”上口耳相传;具象化、生动化、形象化身边好人好事好物,焕发出时代党课的新光彩!(谷绍楠)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谷绍楠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