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为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科技志愿服务精神,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即日起,张家界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红网张家界站推出《喜迎二十大 科技创新当自强——致敬科技追梦人》2022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专题报道,展现优秀科技工作者风采。
红网时刻记者 张红 报道
近年来,莓茶产业作为张家界市推进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助农稳定增收的重要产业,产业发展链条不断延长,截至2021年底,全市莓茶种植面积达13.6万亩,年综合产值21.1亿元,带动就业人数5.91万人。
指导莓茶种植。
在莓茶产业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为莓茶产业发展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科技工作者。而一辈子都扑在了农业科研工作中的向平就是其中的一位。
观察荒野茶生长情况。
向平,张家界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2021年4月,他作为具体负责人组织申报的“张家界茶”“张家界莓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今年“五一”前夕,首批使用“张家界莓茶”地标授权企业的产品顺利上市,开启了“张家界莓茶”地标产品占主导的新时代。
回望三年前,张家界莓茶产业一度陷入市场主体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一、市场优劣同价的困境。向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张家界莓茶地方标准规程制定初审工作会现场。(资料图)
“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必须制定‘张家界莓茶’标准,规范产业发展。”为了规范莓茶的种植与生产加工,顾不上帕金森重症的困扰,年近花甲的向平主动请缨担任标准起草人,全程参与“组织架构、标准文本、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等环节,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2019年3月,市农科所、乾坤生物等共同提出制订“张家界莓茶”地方标准;2020年9月30日《张家界莓茶加工技术规程》(DB43/T 1850-2020)、《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DB43/T 1851-2020)由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0年12月30日实施。
张家界市农业科技服务对象(经营主体)桑植集中调研会现场。(资料图)
为了促进《张家界莓茶加工技术规程》在企业尽快落地,向平多次深入企业走访,倾听需求解答疑问。为了将《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落到实处,在生长环节控制莓茶质量,向平带队组织开展《张家界莓茶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获得省农业农村厅2015-2019年度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
“张家界莓茶”地方标准是有了,但全市有近百个的莓茶企业品牌,还是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怎么办?向平回忆说,“2020年5月,我们市农科所向市委市政府呈报《申报“张家界莓茶”“张家界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指导企业开展张家界莓茶地理标志授权申报。(资料图)
于是,在向平的积极参与和十几个单位全力配合下,2021年4月,“张家界莓茶”“张家界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批准注册。
这意味着全市众多的莓茶品牌都可以聚集在“张家界”金字招牌下抱团出海,共享地域集体品牌成果。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倾情服务企业,助力产业发展,为企业服好务、办好事、有求必应成为他做事的准则。
为莓茶种植加工户上门宣传张家界莓茶地方标准。
《张家界莓茶加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实施后,向平多次深入“张家界莓茶”企业一线,就企业运用好“张家界莓茶”地标授权、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出谋划策,积极探索科技为企业服务,扩大地标产品优势,就“张家界莓茶”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提出解决意见与建议,为擦亮地标名片贡献一份科技力量。
“老年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便是向平,一片冰心,默默付出,用科技力量助力张家界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 张红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