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张家界4月7日讯(通讯员 吴勇兵)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插旗峪的一座海拔1131米的山头上,有一个隶属武陵源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的数字调频转播台——三角垭调频转播台。自1992年建台以来,一茬接一茬的“广电人”在这里与高山为伴,默默地守护着广播、电视及无线通讯信号的安全传输。
这时4月7日拍摄的武陵源区三角垭调频转播台。
武陵源区三角垭调频转播台台长唐志明(右)、工作人员张有国在检查设备。
4月7日上午,笔者沿着插旗峪一条不成形的山路从山脚蜿蜒到山顶,行走了约50分钟才到达三角垭调频转播台。此时,在山上值守的唐志明、张有国和黄家超正在机房忙着检查设备运行和安全播出情况。现任台长的唐志明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向笔者介绍,三角垭调频转播台是武陵源区目前地理位置最高、工作和生活条件最艰苦的一个工作单元,主要是保障广播、电视及无线通讯信号的安全传输。
武陵源区三角垭调频转播台台长唐志明(左)、工作人员张有国在检查设备。
唐志明说,过去台站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比较简陋,2017年以来站房、设备机房和生活设施等有了很大改善,上山的步行路也在逐步修整,部分地段还铺上石板,运输物资也相对方便了些。但是生活用水依然靠天然蓄水,吃的、用的也全靠人力从山下运输上来,碰到长时间的降雨和冰雪天气,上一趟山非常艰难。
武陵源区三角垭调频转播台工作人员张有国(左)、黄家超在准备午餐。
武陵源区三角垭调频转播台台长唐志明在准备午餐。
“困难在多,也不能有怨气,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高于一切。”在一旁边调试电视播出监视器的张有国说,近些年台站几乎每天是24小时开机运转,工作量和生活压力也比较大,尤其是雨季和冰雪天气,生活物资很难带上山,但大家还是克服了,没有给组织上添一点麻烦。
武陵源区三角垭调频转播台工作人员黄家超扛着大米上山。
“设备运行情况如何?这段时间村村响广播每天至少要播出5次以上,你们要配合做好播出保障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轮流值守,上下山往返途中注意安全……”笔者在和他们交流时,局长向延初也时刻关注着台站动态,通过电话及时向台长唐志明了解山上设备运行和生活情况。
上午11:30左右,三个人忙完了机房的工作,分工开始准备中餐。笔者看到,除了从山下带来的腊肉、香肠、猪肉和新鲜的蔬菜外,还有从山上采摘的“野味”竹笋、野菜等。唐志明说,隔两三天要下山采购一次生活物资,虽然山上条件有限,但大家自己找乐子,经常去挖竹笋、野菜等来丰富生活。
安全一个点,顺畅千条线。在远离城市喧嚣、偏远的三角垭高山调频转播台,这群人用苦乐年华守护和坚守着这块工作阵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们心中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吴勇兵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