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湘西地区首例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术

红网时刻新闻5月17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廖海林)近日,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名心房颤动患者实施“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术后观察三天,现该病人已顺利出院。

据悉,该手术全程未使用X射线及造影剂,标志着张家界市心律失常治疗正式迈入“绿色电生理”时代,为特殊需求患者开辟了安全治疗新路径。

心血管内科主任丁建平介绍,患者为老年男性,因心悸、呼吸困难且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辗转来院就诊,诊断为持续性房颤伴心衰。经多学科评估,市人民医院电生理团队决定采用国内领先的“三维标测联合心腔内超声”技术,为患者实施零射线消融。 术中,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阳辉博士带领下,团队廖海林副主任医师和胡惠媛主治医师利用三维标测系统(Carto3)构建出患者心脏立体模型,结合心腔内超声(ICE)实时导航,让房间隔穿刺针全程可视化,随后精准定位消融靶点,成功完成了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手术中实时监测心脏情况且未使用X射线,实现了真正的“零射线”操作。

7.jpg

手术现场。

据了解,自2024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对口帮扶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以来,该院心内科、胸心外科等跨学科临床诊疗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实现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的突破。此例T3D+ICE零射线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在电生理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标志着医院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诊治水平再上新台阶。

什么是零射线心脏消融手术?传统心脏射频消融手术需要在X射线透视下进行,手术医生才能看到各种器械导管的位置以及患者的心脏情况等,患者和医护人员均会暴露于一定剂量的辐射。射线对孕妇、未成年人以及长期在射线环境中工作的医务人员影响较大。此外,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无法接受房颤射频治疗。

无“铅”无挂的零射线心脏射频消融术,让医生脱掉沉重“铅衣盔甲”,轻装上阵,也让不宜接受射线的患者人群,有了更多安全的治疗新选择。

5.jpg

近年来,零射线手术成为电生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T3D+ICE指导下的“零射线”“零造影剂”房颤射频消融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三维模型和实时超声影像,不仅让穿刺针全程可视化,精准定位心脏结构,还能完全避免X射线的使用,使得房颤射频消融更加绿色安全,真正实现了无“铅”无挂,显著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零射线心脏射频消融术适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等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白细胞减少、有食道肿瘤、备孕妇女、孕妇、儿童、房间隔解剖异常,对射线、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廖海林

编辑:廖秋萍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49/51/1496637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