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疫情遇上祭祖 武陵源区黄家坪村推行鲜花祭祖让清明更“清明”

D.jpg

红网时刻张家界4月2日讯(记者李森林 通讯员 屈泽清 陈艺)文明来祭祀,鲜花寄哀思。4月2日,武陵源区协合乡黄家坪村的村民依次逐个来到村部领取鲜花,并郑重承诺不野外用火、不挂清明鸟、不烧纸钱、不放烟花爆竹。

鲜花换纸钱,祭祖更“清明”。与往年一样,黄家坪村为村民准备了1300支鲜花,免费发放给上山祭祖人员。村里还成立了清明节森林防火领导小组,组织党员干部及居民组长分别在入山路口处进行值班,对带纸钱、鞭炮上山等行为进行劝导,同时准备鲜花予以交换,并通过护林员加强隐患巡查,严防火源进林。

“现在村民的文明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带上一束菊花追思逝去的亲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周星说,用鲜花代替清明鸟,既起到了绿色环保的作用,还减少了火灾的发生,换一种方式来代替来祭祀,一样可以达到祭奠先人、追思哀悼的目的。

清明不忘防疫,祭扫不忘文明。武陵源区鼓励市民采取敬献鲜花、植树、家庭追思、云上祭祀、书写寄语等多种形式进行祭祀。同时,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有关规定,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物品进入林区,严禁野外用火,自觉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地使用明火、焚烧香纸、燃放鞭炮,服从护林防火人员的管理,做到无烟祭扫。共同度过一个平安、温暖、文明、和谐的清明节。

春风送暖,清明将至,祭祖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武陵源区近年来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积极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敬老爱亲、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文明的种子逐渐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群众自发丧事简办、绿色殡葬、鲜花祭祖、网祭英烈,全区焕发出文明祭祀新气象。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李森林 屈泽清 陈艺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2/04/02/1108179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