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进: “酿出”了美酒,也“酿出”了乡亲们的新生活

1.jpg

村民尹大洋正在“桥尔沟洞藏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养猪场用酒糟喂猪。

2.jpg

杨进(右)带领客人参观发酵区。

3.jpg

溶洞里的“大乾坤”。


4.jpg

村民种植的高粱。(图片受访者提供)

5.jpg

村民将酒坛抬着入山洞密藏。(图片受访者提供)

红网时刻记者 全江玲 通讯员 黄岳云 张飞联合报道

11月23日,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合镇双龙村村民尹大洋正在“桥尔沟洞藏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养猪场用酒糟喂猪。

“以前我一家人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虽然脱贫摘帽哒,但全家人的经济压力还是不小,40多岁的年纪出去打工吧很难找到工作,今年年初,合作社负责人杨进安排我到猪场做事,一年下来收入也有10多万,还真感谢他给我在家门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尹大洋口中提及的杨进,今年40多岁,也是该村的村民,“三合镇双龙村是典型的偏远山村,地处石门、桑植、慈利三县交界的边缘地带,山高路远,可耕地少。长期以来,这里的乡亲们采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效率低下,产品单一,附加值低,销售不畅,农村经济难以持续发展,也是基于让家乡早点富裕起来这个原因,于是在2019年就离开打拼22年的深圳回老家创业。再说,有史以来,湘西人喜欢将酿造好的粮食酒用陶坛封装后放入山洞中封藏一年或好几年,洞藏过的酒杂味去尽,馥郁芳香,洞穴藏酒的习俗沿传至今,我的老家正好有一个大溶洞,何不在这里面大做文章呢。”杨进直言直语的聊起他返乡创业的初衷。

结合双龙村自然条件,杨进决定以酿制高粱酒为突破口,并以‘以洞带酒、以酒促游’为创业思路,采用传统技艺酿酒,酒糟则用来喂猪、喂鸡、养牛,带动养殖业,禽畜粪经过处理再用于种植高粱、玉米等农作物,逐步打造一个种植业——加工业——畜牧业有机循环的农业经营模式。目前,合作社成立的“万欣洞藏酒坊养殖场”,存栏生猪120头,计划年出栏成猪500头以上。此外,免费为参与养殖生猪的20户农户提供酒糟并与他们签订“酒糟养殖土猪合作协议”,免费提供种子,技术及沼肥,让参与种植的10户农户专门种植红樱糯高粱,2022年全村高粱种植面积计划在500亩以上,有效解决了酿酒原料的外调和成本的降低。

“酒坊出产的高粱酒品质获得权威机构鉴定,口感受到品酒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还成功注册‘桥尔沟’牌洞藏酒商标,目前日产白酒1000斤,已收到深圳、上海、长沙等地‘订制洞藏’订单98000斤,已入洞封坛87500斤,实现收入330万元。”杨进满脸欣喜地介绍说。

“你看,这批客人是从深圳过来的,现在每天前来品酒、买酒的客户是络绎不绝,昔日沉寂的山村开始热闹起来。”在偌大的藏酒溶洞里,上千个大小不一的酒坛沿着坡形有序地排列在那里,在灯光的映衬下,酒坛和洞中的石笋、石钟乳交融在一起,杨进带着客人参观他的“壮举”时介绍说,看来,当初定下的‘以洞带酒、以酒促游’为创业思路开始见效了,不仅有效带动当地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打造的‘龙潭洞藏酒’地方特色品牌也开始发挥了社会效应,为本土农产品就地转化、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村民共同致富打下了基石。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全江玲 黄岳云 张飞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1/11/24/1045336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