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现场秩序井然。
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10日讯(记者 李森林 通讯员 李勇)为确保酸采样工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落实特殊人群全覆盖核酸采样检测,8月8日起,张家界市永定区妇幼保健院抽调62名医护人员分成三组,深入到教子垭镇、桥头乡、罗水乡三个乡镇进行核酸采集。
8月8日中午,核酸采集小分队按时到达指定的乡镇后,来不及休整,匆忙的吃过午餐,便在乡镇干部的带领下前往采集点展开工作。一进核酸采集点,就听见音响不停地在播放着“请大家戴好口罩、间隔两米、排队等候”等提醒的话语,在村委会广场前,工作人员按两米间距摆放了凳子或划好了间隔拆线,乡镇干部和志愿服务队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信息登记,现秩序井然,采集快速高效。
“非常感谢乡镇干部的细心安排,不但组织有序,还为我们着想,安排了板凳、发口罩、发水。”村民们做完核酸采集出来感慨道。
夜间深入农户家核酸采集。
考虑到偏远村组的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病残人士和敬老院老人以及孕产妇等特殊人员无法自行到采集点采集的实际,各小分队又抽调了3名同志,组成“流动核酸检测采样”队伍,开启上门服务模式,织牢“防疫保护网”。山高林密路窄,小路蜿蜒崎岖,只有徒步进入。“请问有人吗?我们是永定区妇保院的医务人员,来给你们做核酸采集,麻烦您开一下门”医务人员打着手电,穿上密不脱风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深一脚浅一脚,挨家挨户敲开农家门进行采集。
“最难受的时候,感觉自己下一秒就要窒息了,比蒸桑拿还要难受,无数次想到放弃,又无数次给自己加油打气”。冒着近40度的高温,覃玲丽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走了7公里山路,完成了24个核酸检测任务。“在疫情面前,核酸检测一个都不能少!”覃玲丽说。“来,您张开嘴,发‘啊’的声音……”覃玲丽柔声细语地说道,在双方默契的配合下,在短短的几秒内便完成了核酸采样。入户检测得到了村民群众的点赞:“医护人员上门采样服务,把核酸检测‘做到位、做到家’,我们一定积极配合,真是太感谢了!” 目前为止,团队共完成22181人采集量,其中22人深入到30多个村组上门入户采样234人,敬老院27人。
为加快工作进度,她们从早上出门就一直坚持到所有采样结束,累了就蹲下来稍作休息,又继续奔走在偏远村组,在村民家中,他们或站着、或蹲着、或坐着,以这种“特殊串门”方式,用千百次“啊”换来千百声“谢谢”,引导并安抚检测群众,叮嘱大家做好自身防护,全力为群众筑起阻击疫情的“健康防线”。
冒着高温酷暑进村采集。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李森林 李勇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