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张家界7月9日讯(通讯员 张检)7月7日上午,张家界市人民检察院召开“7·26”曾卫华等40人涉黑专案听庭评议会。
专案组成员分享了办案心得,总结了经验,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入剖析。全市两级院听庭人员围绕检察人员在法庭上对涉黑事实证据把握能力、法律运用能力、法庭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行为规范等出庭公诉情况进行了认真评议。
大家一致认为,在该案的办理过程中,省、市两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指导有力。在省院指导下,专案组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压力大等诸多困难,制作出30余万字、587页的庭审预案,囊括了公诉人从上台开始,直到庭审结束的每一句话,确保了庭审中各个公诉人举证、质证的连贯性,值得大家在以后的办案中学习。同时,出庭公诉人用语规范、精神面貌佳、临场应变能力较强,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检察官的风采。市院副检察长、扫黑办主任覃遵福指出,“7·26”曾卫华等40人涉黑专案的办理凝聚了全省三级检察力量,公诉人的出庭表现可圈可点,但也存在提前介入欠深入、出庭预案准备不充分等不足,好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不足之处也要剖析,并引以为鉴。市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副组长邢国锋点评指出,“7·26”曾卫华涉黑案的办理,体现出我们检察队伍的三个特点:一是传承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该案审查报告达1000多页、近百万字,仅起诉书就有58页,短短一个月内,制定出了500多页的出庭预案,这是专案组同志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不辞辛劳的智慧成果;二是展示了全省三级检察院团结协作的精神,表明了检察机关打击黑恶犯罪的坚强决心;三是展现了张家界公诉团队的服从性和执行力。永定区院谷淑云、鲁密群2名办案骨干接到通知后,一天内完成工作交接,并赶赴桑植县院参与曾卫华案的办理,充分说明张家界市检察队伍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队伍。邢国锋并对全市检察机关扫黑除恶工作提出了准确定位提振信心、学习实践提升能力、全面协作续创佳绩的要求。据悉,桑植县院承办的“7·26”曾卫华等40人涉黑专案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张家界市办理的第一起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涉黑案件。为保证办案效果,张家界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罗树中包案指导,与副检察长覃遵福多次到桑植县院督办指导,解决案件在检察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公法两家召开案件协商会,推进案件办理。
省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丁维群、第十一检察部主任汪志勇、员额检察官陈菂等人组成的指导组,多次到桑植县院指导办案。端午假期还专门到桑植县院听取庭审准备情况,亲临庭审现场指导,并对质证意见、举证计划、答辩提纲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该案于6月28日至7月3日在桑植县贺龙体育馆临时搭建的刑事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提起公诉的40名被告人中,共有30名被告当场认罪认罚,取得了较好的庭审效果。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检
编辑:王洁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