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与人——再读杨绛《我们仨》

640.webp_副本.jpg

盛夏的清晨,再次捧起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文字平实无华却仍感人至深。

向往于“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的至真至诚;佩服于“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的从容无争;欷歔于“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的悲苦离情。

老来相失,世事残忍,空留一人思念“我们仨”。

640.webp (1)_副本.jpg

家,简单一字,意义深刻。

说到家,你最先想到了什么?是家里面你最在乎的人,还是你最熟悉的妈妈的味道,亦或是院子里的柿子树和挂在树梢的那一弯月儿?

古今往来,故乡是家,家亦是故乡,是最能触发人们的情感共鸣的,有“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离乡愁;有“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思乡苦;还有“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的忆乡悲。

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都是异客游子对家的深深眷念,就如莫尔所说,为了找寻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纵使穿越千山,历经沧桑,相遇美好,家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

640.webp (2)_副本.jpg

人是家的内核,家人才是能让“家”产生心理依赖和归属感的真实原因。家人们让家具象生动起来,他们会争执,会有缺点,会经历失败,甚至不怎么了解彼此,但都不妨碍他们成为可爱又有烟火气的特殊存在。相信相聚、相守相助、朴实无争,便是对家人最好的诠释。

小的时候,父母之于我们,是天,是山,是无所不能的象征;长大后,伴侣、孩子之于我们,是光,是热,是欢声笑语的泉源;老了以后,天伦之乐则成了我们最大的慰藉。家人们倾尽所能去支撑,让我们昂首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家人们倾尽所爱去填满,让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沟壑越来越小。理解家人的付出和包容,是每个人都得做的习题,理解不易,却是家人幸福和睦的关键。

很多人认为家人是羁绊,是负担,但正如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到的,“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我们正因有了家人的牵绊,我们的脚底才有了根,我们活得才更真实,我们的存在才更富意义。

640.webp (3)_副本.jpg

杨绛先生经历过最动荡的岁月,经历了女儿、丈夫的相继离世,她悲苦无声,内心却坚韧强大,生命亦更真挚动人。

人不在,何以为家,何处寻家。人生坎坷,老病相催,世间安得永恒与圆满,都敌不过时间。或许别离才是人生常态,“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远处不过是风景,近处才是人生,家人弥足珍贵,愿君怜取眼前人。

杨绛(1911-2016),本名杨季康,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

《我们仨》首次出版于2003年7月。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琦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0/08/20/819587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