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凤林:山是万宝山 地是刮金板

z443432_副本.jpg

红网时刻5月6日讯(桑植站记者 姚懿恒 甘政)张凤林44岁,桑植县龙潭坪镇红军村苦竹塔组村民,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在省军区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他依靠大山优质的自然资源,采用活框养殖法养殖蜜蜂,仅仅1年就实现了脱贫。如今成为养蜂大户的他年收入4万多元,养殖中华蜜蜂50多桶。

4月28,张凤林的养蜂场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副县长袁宏卫带着他的直播团队来了一场县长直播带货。直播现场,张凤林对着手机屏幕,向粉丝介绍土家百花蜜的特点、养殖方法、功效等,通过现场与粉丝互动的方式推广桑植县的天然土家蜂蜜产品。直播过程中,袁宏卫还不时唱起了桑植民歌,风趣幽默的直播风格为直播间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我也经历了失败。”张凤林是村里的养蜂大户,他的养蜂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村里将县统战部帮扶的50桶蜜蜂交给他养殖,希望通过他自己摸索养殖经验,来带动村里一起发展养蜂产业。但由于经验不足,再加上2016年全国普遍流行囊状幼虫病,张凤林很快就遭遇了失败。

面对压力,张凤林并没有气馁,为了不辜负村支两委和帮扶人的期望,张凤林行走于镇里举办的各种蜜蜂养殖培训班,努力学习活框养殖技术。

为了防止蜜蜂飞逃、防治病虫灾害,张凤林还十分注意蜂箱卫生,他每天清扫蜂箱,勤巡视蜂场,消灭胡蜂,并为蜂箱装上防逃巢门,既可以防止胡蜂进入蜂箱危害蜜蜂,又能防止蜜蜂飞逃。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来积累经验,张凤林已经成为红军村活框养殖蜂蜜技术第一人,蜜蜂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大幅度提高。“我去年只有30几箱,采了300多斤蜜,达到了4万元的收益,今年预计可500至600斤蜂蜜。”张凤林高兴地说道。

“山是万宝山,地是刮金板。依靠我们大山的优质资源,通过县长现场网络直播,把我的产品带货出山,现在我更有信心发展产业,我要把产业做大做强,让外面更多的人能知道我的产品,吃上真正的好蜂蜜。”红军村有着优质的自然资源,是开展养殖业的绝佳之地,但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农产品销售一直困扰着当地养殖户。为帮助当地农户推销农产品,打赢脱贫攻坚战,多措并举助力开展消费扶贫,加大线上电商销售推介力度,加强扶贫产品产销对接,拓展扶贫产业产品销售渠道,深入构建“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和基地认养等立体式消费扶贫体系,开展“县长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有效解决扶贫产品滞销问题,切实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保障贫困户收入不减,增幅不降,为当地农户吃下一颗定心丸。

“我现在富起来了已经脱贫了,我就想带动我周边的这些人能够都参与起来,把我们的养蜂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让老百姓都能达到很好的收益。”如今的张凤林,不仅养蜂产业做得好,还当起了村总支党建专干。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村干部的他,任重而道远。

来源:红网桑植站

作者:姚懿恒 甘政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0/05/06/717050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