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当前,全市上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决战决胜之势发起最后总攻,奋力夺取张家界市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脱贫无捷径,勤劳是关键。在张家界,有这样一批贫困群众,他们不怨天、不尤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奔向幸福生活。
红网张家界站推出《脱贫计》专题报道,诉述他们自力更生脱贫故事,展现积极向上的扶贫正能量,树立脱贫光荣导向,提振脱贫精气神。
康华粽叶瑞塔铺扶贫工厂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景象一片欣欣向荣。
红网时刻张家界3月21日讯(记者 李森林 通讯员 张帆 彭倩)“屋里有个12岁的孩子,如今这个情况(疫情影响)老公暂时不能外面打工,一看到开厂我就来了,赚点儿生活费真好。”近日,在张家界市桑植县康华粽叶瑞塔铺扶贫工厂,4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叶家浓向记者说起自己找到“扶贫工厂”工作的喜悦。
扶贫工厂内,在外务工收入占据绝大部分家庭经济主要来源,叶家浓代表了大家的心声。大家分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正按照规定的间隔距离坐在自己工位上,紧张有序地忙活着自己的事,挑选、扎捆粽叶等,每一个环节都井井有条。
为了不耽误生产,该工厂提前准备好了所有的防疫物资,为员工配备口罩,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验收合格后才正式复工。为了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心的工作环境,工厂还制定了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如今,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加足马力生产来满足市场要求,景象一片欣欣向荣。
复工严格检测。
全市“扶贫工厂(车间、基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增收。
阳春三月,春耕复工好时节。
3月9日,由张家界美达制衣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扶贫车间落户桑植刘家坪白族乡双溪桥村,这也是落地刘家坪白族乡的首家扶贫车间,车间的落户开工为该村及周边村民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走进车间,分布在裁剪、缝制、拉布等各工位的20多位村民们正在认真工作。有着10多年服装厂工作经验的犀牛村建档立卡户刘纪远,在了解到村里开办的服装类的扶贫车间,他便改变了原本外出务工的计划,选择留在村里工作。用他的话说,离家近方便,还可以照顾家庭、照料小孩。
“扶贫车间有两个特殊的补贴制度,一是建档立卡户的专项补贴,每个员工一个月200块,一年2400块。第二项就是工资补贴,在正常的工资工价的基础上增加30%的补贴,这是我们公司对扶贫车间最大的支持。”车间负责人介绍,公司专门出台建档立卡贫困户职工扶贫补贴制度,帮助贫困户就业有岗位、收入有保障。
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稳定增收,在家门口脱贫致富,贫困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3月15日,张家界市委书记虢正贵深入桑植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称赞扶贫工厂为群众带来的实惠,鼓励扶贫工厂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增收。在桑植县这片革命热土上,多种类型“扶贫工厂”接踵建成,吸纳建档贫困户就近就业,至今已开工24家。
计日程功,全市“扶贫工厂(车间、基地)”将结出累累果实,为越来越多贫困群众打开脱贫大门……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李森林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