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劳动伟大、工匠光荣】田波:矢志不渝 铸就梦想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决定,从4月30日到5月31日,组织开展全市“工人阶级宣传月”活动。红网张家界站推出“劳动伟大 工匠光荣”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全市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和精神风貌,倡导劳动光荣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微信图片_20190618111902.jpg

田波:矢志不渝 铸就梦想

红网时刻张家界6月11日讯(记者 张红)田波是张家界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化铁班的班长,他大半辈子围着熔炼炉,铸造各类汽修配件,在单调、枯燥的工作岗位上坚守了30年,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让公司产品的报废率和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成为了领导信赖、同事敬仰的带头模范。2019年,他获得“省实体经济企业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

清早6点,记者来到了位于张家界高新区内的张家界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此时的田波已经通宵达旦工作了8个小时。熔炼最主要的成本就是电能。依据企业电价阶梯规律,车间采取错峰用电的措施,所以工人们的上班时间为每天晚上十点至第二天清晨8点。虽然已连续工作了一晚,但从拆炉、清炉、铺炉、埋设报警线、烘炉,

田波仍然一丝不苟。在他的眼里,经过几千度铁水浇铸而成的铸件,都是一件艺术品,需要精雕细琢,用心对待。

田波所在的化铁班组,生产出的产品合格率已经达到了99.8%。成绩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实践。2010年,张家界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迁入经济开发区,为达到环保要求,化铁的工具由原来的冲天炉改为电炉,刚开始,一个星期要发生两次漏炉,炉子使用期不足半个月,产能跟不上,车间生产陷入困境。这时,田波提出了“先摇后振”的方法,打出来的炉子平均寿命增加到一个半月以上,既使在炉子长期超负荷使用的情况下,几年来没有出现一次漏炉事故,不仅提高了产能,同时每年为公司节约筑炉费用达30多万元。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过年期间公司都放假了,田波还在潜心钻研,编制出了《炉工筑炉、烘炉使用保养规范》及《配料熔化、检测、出炉、操作标准》,并在实际生产中认真执行,提高了出水质量,主要铸件产品材质废品全线下降,其中P6S制动盘、3T制动鼓废品率分别由原来的10.8%下降到0.5%和0.2%,创汽配公司历史纪录。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红

编辑:王洁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19/06/18/559737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