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在张家界这片红色土地上,当年人口不足10万的桑植,就有1万多人参加红军。无数父老乡亲前仆后继,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这些英烈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张家界的骄傲,是我们加快实现“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的力量源泉。
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主流媒体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开设 “张家界英烈谱” 专栏,集中报道60余位张家界英烈,缅怀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

贺满姑

贺满姑烈士纪念亭
“求真理,离子别夫,勇斗人间妖孽;为革命,碎玉沉珠,堪称女中英豪。”这是湘鄂边苏区人民对贺满姑烈士一生的赞颂。
贺满姑,1898年出生于桑植县洪家关。她是贺龙的胞妹,湘鄂西工农革命军最早的军事干部和妇女干部之一。
1916年春,贺龙芭茅溪盐税局夺枪后,她向兄长“讨”枪,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夏,贺满姑与大姐贺英、谷青云等拉起地方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贺英任支队司令,贺满姑任支队长。贺满姑善使双枪,武艺高强,勇猛无畏,敌人对她闻风丧胆。
1928年4月,贺龙、周逸群等奉命返湘,领导发动桑植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贺满姑将所部人枪全部交给党组织。此时,贺满姑已是5个孩子的母亲,她把3个年龄小的孩子带在身边。
8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和湘西特委的指示,贺龙率工农革命军主力东进石门,配合石门、临澧、常德、桃源等地开展的革命斗争。留守在桑植后方的部队,遭到敌人的残酷“追剿”。驻扎在罗峪青湾一带的贺英、贺满姑游击队驻地,遭到反动团防偷袭,部分红军家属被杀害。贺英率领游击队浴血奋战,突出重围,战斗中,贺满姑和贺英失去联系。
8月中旬,转移到永顺、桑植交界的桃子溪一带坚持斗争的贺满姑,遭到反动团防张恒如部袭击,因寡不敌众,贺满姑不幸被捕。母子4人星夜被押送到桑植县城。贺英从侦察员口中得知贺满姑被捕的消息后,想方设法将满姑的3个小孩赎了出来。但敌人决不放过贺满姑。
敌人对贺满姑多次审讯,逼她供出贺龙、贺英的去处,以及游击队的行动计划、伤兵和枪支的藏匿地等情况。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贺满姑宁死不屈、大义凛然,不向敌人透露任何有关党和红军的机密。
1928年9月19日,桑植城外的校场坪四周岗哨密布。灭绝人性的暴徒将五花大绑的贺满姑推进了校场坪,将两手两脚分绑在两根横木杠上。在生命最后时刻,贺满姑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当敌人动刑时,她喊出“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刽子手一刀一刀割着贺英身上的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敌人又砍下她的头颅,挂在城门上。当天夜里,群众趁夜色掩护将贺满姑血肉模糊的尸体抢了回来,缝合她的头颅和娇躯,洗涤浑身的血迹,用白布将尸体紧紧缠裹起来入殓,连夜安葬了。贺满姑牺牲时年仅30岁。
1952年5月,桑植县人民政府公布贺满姑为革命烈士。为纪念贺满姑烈士,在桑植县城教场坪修建了贺满姑烈士纪念亭(原名“永生亭”)。
英烈已逝,英雄之气浩然常存,与桑植青山绿水永生!
(中共张家界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中共张家界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伍文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