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庆祝建市三十周年之二:澧水大桥记

  

 

  澧水(张潘)

  

 

  澧水大桥(张潘)

  

 

  澧水(张潘)

  

 

  澧水河畔(张潘)

  斯城依水而筑,城藉水而智,水因城而灵。纪元新始,纷繁尤甚:一湾碧水,桥幻盈月;玉宇琼楼,亭台水榭;大道纵横,车水马龙;立交环绕,水耀彩虹;长烟一空,银燕竞渡;樱树珙桐,香清叶绿。

  悠悠乎,澧水!破幽穿石,逶迤西来。或澄江如练,或纳川如泊;或湍急跌宕,或浅唱低吟。擅自然之万变,出武陵而东流;集天地之灵气,开豆稻之文明。不可一语而尽其隆丽矣!

  屈原辞曰“沅有芷兮澧有兰”,又名“兰江”。澧水之名山者,天门山、崇山也。二者间溪相望,以腾云揽月之势奋奋而上。

  歇足江岸,南眺天门独尊,四面空绝,有洞于其巅穿石而过,真乃“广开兮天门,纷吾尘兮玄云”! 适逢霁日,“天门无锁白云封”,但闻鬼谷子隐逸云间。因仙而誉彰也。

  祝融天降崇山,始创庸国,以故后世冠之“大庸”;“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因古而声名远扬。

  远山苍苍,江水茫茫。天灾频降,战火纷飞。先祖生息繁衍不屈,刀刻笔挥以著书文明。嘉靖三十三(1555)年,覃氏父子尧之、承坤者匆匆“赶年”,率悍勇夜赴东南纵马抗倭,赢“东南第一功”。及近现代百余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刘明灯、杜心五、贺龙、廖汉生、袁任远、范子瑜及众豪杰救国危难、解民倒悬。呜呼!不朽兮功勋,美名兮长存;浩然兮正气,朗朗兮乾坤!

  斯人皆以英雄辈出为傲。然道之所阻为患:跨沟涧,越峰岭;行阡陌,悬栈道;或肩挑背驮,或驱骡驭马;去来一水阻绝,八百里船筏上下。困厄甚矣。求一桥而数千载不得,痛哉!

  公元一九五八年,寒暑十二易,庸都古人堤澧水大桥成。一桥飞架南北,通途远达西东;百姓旦辞暮归,宾客熙来攘往。公元一九八二年,首创“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此大开闺门,人影踵至,尽览瑰丽而酣畅,频频回首而欲往。幸然快哉!公元一九八八年,隆升地级市;公元一九九四年,易名“张家界市”。

  嗟夫,新篇伊始!如滔滔浪去,荡尽铅华飘缕;记十尺戏台,只争明年美誉。旧桥壅塞,不宜吞吐。遍考左右,缘此再起新桥。二零一六年,大匠精造,沐雨栉风,历四百五十五日,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大桥告竣。篦栏矩列,华灯高悬;六车并驱,左右有序;立交龙盘,上下井然。铜塑大鲵四尊,傲立南北之侧,恰裹挟风雨,犹三亿八千万年前飞奔而至。

  流连江景,信马其桥。“呼呼”而生风,襟袂而扬抑,天旷而水长,岳青而烟生,飘飘然,如仙者也!或止步俯首,澄澈空明,沙石不争,草蔓闲逸,虾戏鱼欢,交融而相得益彰;或倚栏稍张,舒缎凝翠,白鹭翔集,渔船往来,烟波微兴,尽收两岸之韵;或迎风远眺,水天一色,白云悠悠,千帆点点,峦黛隐现,慨然水墨之造化。设若霞光瑰云,天地一体,惊叹相宜如斯也。

  怡然之余:西南望崇山,泽畔明灯安眠;东北现翠微,烈士塔直入苍天。若夫风起浪涌:总兵犹镇台湾;突闻铁骑铮铮,贺龙立马衔烟;二万余英魂放马中原、驰骋天下,忠骨他乡。敬畏之情已生,感斯水之伟哉!

  登斯桥,岸芷汀兰,人影如织;车比金龙,游艇如梭;阳戏花灯,弦歌继舞;彩见龙宫,璀璨耀天。缘图索迹:摆手狂欢,耕读正忙;吊脚楼上挽髻刺绣,西兰卡普旖旎蓄露。慨叹长流不息,沉醉无限风光。若“满天星斗焕文章”,无以穷其美矣!

  桥之兴,城之兴也!三十载秣马厉兵,六桥竞秀,吐纳自如,通四海之衢,达八极之道。崇而歌曰:“澧兰芳菲,天门凝翠。大桥横渡,彩云祥瑞。”

  壮哉!伟哉!九澧安澜,气象日新,纳百川而驾长风,以凤引九雏之势而傲然山水之巅。隆庆建市三十华岁,喜逢新澧水大桥告竣。有感于斯,是为记。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石继丽 孙飞彪

编辑:伍文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18/05/18/48765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