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脱贫攻坚看湖南·张家界篇】产业+旅游,张家界式脱贫值得推广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和乡禾田居生态农业基地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和乡杨家坪村64岁的王作定站在新家门口

 

  专题:脱贫攻坚看湖南·张家界篇

  红网张家界分站2月26日讯(记者 陈潇 文卓)“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也有个小梦想,就是在家门口的院子里开一个农家乐。”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和乡杨家坪村64岁的王作定家中,他高兴的说。

  老农民的脱贫路

  一栋新房子,一个小院子,养一条狗,出门看见的是蓝天白云和小溪潺潺流水,王作定老人这样安乐的日子让我们一行媒体人羡慕不已。

  细细听着王作定老人讲述自己脱贫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对于王作定一家来说,现在的安乐来之不易。

  王作定老人一家一直以农业和养植业赚钱,算不上富裕,但日子也过得去。2012年,幸福的四口之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女儿不幸身患急性肿瘤和子宫癌,看病就医花费了98万元,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不仅一贫如洗,还负债累累。之后自家的房屋又因山洪垮塌,一家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塑料棚子里。

  2014年,张家界禾田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运行,并在武陵源协和、慈利溪口和三官寺开发农业基地,总面积达2000亩,蔬菜年产量7000吨。禾田居生态农业基地的开发也让居住在基地附近的老百姓受益,王作定就是其中一员。这一年,王作定和老伴儿双双进入基地工作,一个做蔬菜产品包装,一个做工作人员调度,每人每个月工资两千多,加上自己每年养一些家禽、家畜贩卖,还有政府的专项资金补贴专门扶持农民发展养殖产业,每人1000,王作定家共四口人每年就有四千,加起来老两口每年收入有两万多,一家人已于去年年底脱贫。

  “现在的政策好啊,2015年我家修房子的时候,政府给我们补贴了四万,现在好了,有房住,有工作有收入,虽然还欠了钱但比以前好多咯。”王作定告诉我们,今年除了做好工作外,还打算买5头猪和两百只鸡,为了自己的小梦想奋斗!

  产业发展,旅游带动   张家界式脱贫值得推广

  王作定是武陵源区精准扶贫的一个典型,也是武陵源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产业发展,旅游带动,武陵源区通过不懈地走产业发展之路,旅游扶贫在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素质、改善环境、增强幸福感指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2016年,经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验收,武陵源区2016年认定脱贫的1096户3446人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顺利脱贫。18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均达到4万元以上,其中13个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村均达到9.57万元。农村人口生活用水用电、网络宽带、交通出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服务实现100%保障,18个贫困村稳定达到“两个确保、两个完善”标准,顺利退出。全区贫困发生率降至0.13%,符合“一降低、一高出、一达标”摘帽标准,顺利实现整区脱贫。

  关于此次活动为什么选择在张家界举行,省网信办副主任屈贵全表示,“张家界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中走在前列,特别是武陵源区已经率先实现整区脱贫,此次网络主题活动选在张家界,具有典型意义,示范作用。也是想通过媒体,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张家界脱贫攻坚工作的模式,经验和好的做法,加快推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为建设美丽富饶新湖南加油鼓劲。”

来源:红网张家界分站

作者:陈潇 文卓

编辑:伍文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17/02/26/52375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