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我们不是逆行者——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女党支部书记再述抗疫经历
2021-08-23 20:21:43 字号:

我们不是逆行者——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女党支部书记再述抗疫经历

8月16日,我将“我们的抗疫故事无照片”的文章转给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王章钊,文章记录了发生在碧桂园隔离点的点点滴滴,我告诉他“这都是一手资料,没有时间整理”。没有想到,我的这篇文章就在媒体上发布了,还给我加了副标题“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名女党支部书记的抗疫经历”。章钊书记@我:“一有空就读你的文章,每读一次就要流泪多次。”他要求我继续写下去,很多人也发来短信“致敬逆行者”,但我却不认可“逆行者”这个称谓。因为,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共产党员奔赴的方向!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140.png

党旗高高飘扬在碧桂园隔离点上。

一、鏖战

8月10日和11日是最煎熬的两天。随着连续“作战”,8月10日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人员盘林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发烧37.4度。消息传来,在场所有人沉默了,大家都明白共同担心的是什么,只是谁也没有说出口。“一定是太累了,48个小时没好好休息了,正常情况都受不了,何况他们穿着防护服,一定是这样,一定要这样!”我在心里反复地念叨着。

8月11日上午,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了盘林峰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还没来得及舒一口气,A区一名护士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救护车还没有到,又有1名医生和1名护士晕倒了,这一个个的消息,让我们几个“点长”觉得哪怕透一口气都很困难。但我们必须得稳住,我们要是稳不住,同志们肯定更仓皇无措。我对卢玖辉看了看,见他目光却坚定,我的心神这才定了下来。卢玖辉迅速地安排抢救,立马请求局里支援人员,当晚,局里第三批13个志愿者到来,紧急往A区内业组注入5个人,事情才得以舒缓。

人的问题才刚解决,8月11日—8月13日整个碧桂园隔离点连续有人确诊,120连续转运人员,同志们明显情绪低落。“这是好事,从隔离点把病例找出来,就阻断了病毒的传播,这不正是我们隔离点存在的意义所在吗?”我总是这么跟人说,但其实心里也很怕。

那几天,卢玖辉总说,听不得电话声响了,尤其晚上,电话一响,整个人就高度紧张。

我们就这样,熬着熬着,熬过来了。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145.png

从办公室走出来的隔离点上的“专业搬运工”。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149.png

信息工作人员正在通宵鏖战。

二、请原谅对你说不

8月12日,新进入A区隔离区的胡长洪打电话说张平同志认为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了,强烈要求投入“战斗”。大家研究后还是决定让他休息,张平同志哭着说:“我已经休息一天了,我好了,同志们都在战斗,我怎能休息,我要请战、请战、请战”。盘林峰同志虽然没有哭,但也强烈的要求请战,胡长洪同志跟我说这事时声音是哽咽的,说完他等待我的意见,我查看了身体异常人员的监测记录,医生的建议:“继续观察”。我把这四个字反馈给胡长洪。此后,杜登庆又多次打电话反应张平的要求,同样我也只能把医生的四字建议反馈给他。

8月16日, A区因为战斗损员需要补充新的力量,鉴于这两位同志核酸检测结果一直为阴性,经过卢玖辉同志召开点长会研究,决定将他们从隔离区内搬至2楼单独居住,腾出隔离区房间,由董福民、陈兴泉进入A区隔离区。卢玖辉、张辉文和我去他们俩单独居住的2楼看望他们,张平同志打开房门时,他的表情极为欣喜,他再次向我们表达了请战的决心,最终我们却只能宣布让他们两人单独在2楼留观。当我们说出这个决定时,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眼中流露出的失望,很快,他便关闭了房门,关门的声音是那么的响。

我亲爱的战友,请原谅,对你的请战我们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说不。

三、对不起,我倒下了

过后,我向张平同志仔细的询问了里面的情况,8月8日到8月9日,他只休息了1个小时,每天穿防护服4到5次,时间最长的一次连续穿了5个小时,“当时,其实我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但是却不能倒下。”“4天了,我一次厕所也没有上,我知道我的身体出状况了,可是太忙了,我没有时间调理。”“8月11日,我发烧了,温度越来高,我做好了防护,我没觉得自己感染了新冠,我很清楚,我只是没有时间休息。”“我发烧了,他们不让干活了,让我回房间休息,但我觉得而我还有力气,我可以干活,同志们都在忙,怎么能让我什么都不干?” “累吗?其实在工作的时候我不知道累,真正感觉到累是不让我干活的那几天。”“我是党员,好不容易需要我了,我却病倒下了,我感觉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同志们。”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152.png

隔离区内穿着防护服的张平。

四、何必风萧萧

除了第一天在我来之前进去的外,后来每一个进入隔离点工作的人员,我都跟他们一一谈话,然后一批一批的送别,A区的送别点是连着我们生活区的通道,中间隔着20米左右的缓冲区,缓冲区的那头是他们,缓冲区的这头是我们。8月11日晚上,送别杜登庆、胡长洪、覃军、胡智豪,8月12日下午送别胡琛,8月15日晚上,送别夏晖翔,8月16日下午送别董福民、陈兴泉。我目送他们走向通道的尽头,走向最前线的战场,我在这头高喊“加油”“等你们胜利归来”,他们背对着我挥手,高喊“放心,一定胜利归来。”

在胜利的那一天,我还在此处相迎。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155.jpg

内业隔离组部分工作人员剪影。

五、深夜点长会

卢玖辉每天都要主持召开点长会,点长会开到半夜是常事,有两次还是半夜把人叫起来开的。8月14日晚上11点,A区的安保出现了漏洞,有人强行闯卡口,点长卢玖辉组织人员紧急做出处置,8月15日凌晨2点,他提议紧急召开点长会,我问他“同志们一直都很辛苦,现在这么晚了,能不能明天开?”卢玖辉很坚定的回答:“不,马上开”。会上毫不留情地批评了相关责任人,又重新确定了卡口,重新梳理了A区的安保方案,不放过任何一点小瑕疵,会议结束已是凌晨4点,卢玖辉转头对我说:“1200多人交给我们,安保出不得半点纰漏,发现问题必须立马解决。

夜半点长会我们还开了一次, 8月20日凌晨,张辉文副点长从永定区防指办回到酒店,带来了解除隔离人员会议精神, 卢玖辉同志又紧急召开了点长会,传达了会议精神,安排了ABC区的隔离人员解除工作,有人嘀咕“解除隔离工作不是已经连续研究两天了吗?这个会明天开不行吗?到这来就没有好好睡过觉。”“里面1200多号人,都在盼着解除隔离,这个工作不能拖,该按时解除隔离的,一刻也不能耽误,1200多人怎么有序出去,我们必须把每个环节都提前谋划好”, 会上,卢玖辉用这几句开场白回答了他。事实证明,正因为有了前期的未雨绸缪,才有后来的顺畅的隔离解除。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158.png

深夜点长会工作剪影

六、隔离点上的“时装秀”

隔离点每天都在上演时装秀,要论模特之时尚,以陈永胜带头的B区内业组为最,因为穿防护服大量出汗,每次下场头发都是馊臭的,陈永胜带着几个同志互相理发,全部剃成了光头,他们穿着篮球服,拍了张照片传出来,真是一群时尚boy。

隔离点外围我也看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时装秀,那天是雨夜,早上五点多,雨停了,我例行围着ABC区外巡一番,通往A区的路上,两个高大的小伙宽大的浴袍一甩一甩,还有别的人在这里休闲吗?还是我没有看清楚是穿白大褂的医生?不管是谁,都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待我急急的赶上去,浴袍里面豁然是警服,很明显,这是两个缺乏经验的年轻干警,来时没有带外套,夜巡天冷,临时抓着酒店的浴袍应对碧桂园的雨夜秋凉。仔细观察,这样奇葩的时装不少,有披裹着浴巾的;有抱着枕头的;有女干警穿宽大男外套的……他们的款式不同,相同的是,这个雨夜,由他们值守;相同的是,你只要走近他们的警戒线,他们肯定会露出干练的警装,坚挺的身姿。

其实,我自己也是上演过一场时装秀的,9号凌晨被急急叫起来,没来得及去换衣服,然后就一直忙乱,完全忘记了衣服的事儿,晚上我回到房间看到别人发给我的视频,才知道我穿着粉红色的睡衣,见了省领导、市领导、局领导,照片被人做成了视频,我自我安慰:幸好照片的清晰度不高,不容易发现,那天我的睡衣穿反了。

大家的时装多少都有点狼狈,永定区公安局的石峰、区检察院的朱志勇2人例外,这么忙,又经常睡在警车里,居然还总能把自己收拾的体面严整,石峰同志任何时候都端正地佩戴着党员徽章。

我没有参观过真正的时装秀,在我心里,还是隔离点里的时装秀最动人心魄。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01.png

B区内业组脱下防护服穿上篮球服剃着光头的一群时尚boy。

、生意兴隆却老亏损的“便民服务中心

“我们隔离病毒,我们不隔离感情”。卢玖辉点长一声令下,黎虎、吴义兰迅速搭档组建了碧桂园隔离点便民服务中心,第一单接单4000多元,到第三单接单直接上升到8000多元了,生意一单比一单兴隆,先后有488人光顾生意,每接一单,就要连夜组织外围人员分区分楼分装、一一标记,一开始,大家没经验,直接将房号标注在塑料袋上,隔离内业组的工作人员穿着隔离服、戴着护目镜,塑料袋又是透明的,根本就看不清楚标记,直接送错了298元的物资,两人那个愁啊,急匆匆给我汇报,我说:“没事,我兜底了,把我们的物资补充给他们。”他们的工作更有底气了,第二单他们改进了工作方法,将房间号用大号字打印在纸上再用胶带纸贴上塑料袋,谁知超市又少配了牙膏,吴义兰眼巴巴地对我看着,我说:“把我们的牙膏补给他们吧。”可怜巴巴的眼神顿时雀跃着异样的光芒,我们的便民中心就这样忙碌着、亏损着。

隔天,他们跟我说,B区924号房在报了自己的单后,另外单独转了160元,要自费给工作人员购买40瓶八宝粥,此后,哪个区谁又转了多少元钱要买水果给医务和后勤,哪个又说了特别感人的感谢话……这样的消息越来越多,便民服务中心忙开了花,也乐开了花。

幸好,我们只亏损钱,我们不亏损爱。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04.png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隔离人员分发生活物资。

八、猝不及防的难过

8月16日早晨,永定区检察院朱志勇换下了他平常穿的检察制服,拎着两个包往酒店外急冲,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没有回答,张辉文点长忙告诉我,朱志勇的父亲过世了,家中现在只有一个母亲,必须赶回去。我这才了解到原来这段时间朱志勇的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可是他被派驻在这里没办法回去,他也从来没有对我们任何人说过家里的困难,而我们也总是要求的是安保一刻也不能松懈,从来没有过问过他家里的事情。

就在8月15日上午,卢玖辉点长让我和张辉文同志约谈永定区检察院朱志勇和杨三民,期间我和张辉文同志一起严肃地批评了他们。朱志勇同志全盘接受,并表示立马整改。他是这么表态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天上午,我督查三个区的安保,看到朱志勇记载详尽的台账,我不后悔曾经说过话,但就是心里突然特别的难过,我也不知道自己难过什么,就像平静的湖里投入一颗石子后会一圈圈的涟漪漾满整个湖面,猝不及防,难受的情绪弥漫了我的身心。实际上就在我下楼遇到朱志勇前,我才刚和母亲视频电话,母亲反反复复地叮咛:“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吃饭”“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因为我弟媳是医护人员,自从疫情发生,也一直没有回家,母亲最后一句话总是那句“你们两个都一定要平安归来。”

永定区检察院已经调整更换了人员,我以为朱志勇同志不会再归队了。8月21日早上,我遇到了拧着提包归队的朱志勇同志,我们简单的交流了一会,因为疫情,他最终没有赶到慈利送别父亲,他在民政局工作的妻子也在抗疫一线,他们只能在外围电话组织人操办了丧事,最终是他70多岁的母亲独自送走了他的父亲,朱志勇同志感慨:“这个疫情,让人没有办法。”

世上安得两全法,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能辜负的,只能是家人。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07.png

朱志勇同志在监控室工作剪影。

九、今夜,把无眠留给你

8月15日夜,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王章波,带着局里的第四批人马驰援隔离点,当时已经坚守了9天疲惫不堪的我们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我们迅速介绍了当前点上的情况,在当晚的点长会上宣布,由王章波同志担任隔离点的副总点长同时兼任A区的分点长。会后我笑盈盈地说:“章波同志,终于转给你了A区消防队队长这个职务转给你了,今晚我们要好好睡觉,把无眠留给你。”第二天早上几个点长碰面,卢玖辉、张辉文和我都说昨天晚上睡得不错,只有王章波同志说他通宵未睡,从他早上对A区情况的熟识度,可想而知这一夜他做了多少功课。王章波同志真是位福将呀,他来的第二天,张家界开始了零增长,胜利指日可待,大家连续睡了几个好觉,至于王章波同志有没有睡好,我倒真不知道。

十、“我要火线入党”

我听闻第一批进入隔离区的队员,规划研究院的雷力、符涛同志在隔离区写了入党申请书,要求火线入党。他们都是我熟识的规划设计师,说实话,在局里,设计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占比并不高,我一一给他们打了电话询问情况,“我感触太深了,也在战火中得到了成长,所有的重活、累活党员同志们都抢着做,我要向他们看齐、向他们学习,于是我写了入党申请书”“凭什么最难的事是党员的,凭什么最苦的活是党员的,凭什么最危险的事属于党员,我要火线入党”以上是这两个同志对我说的话。很高兴,经过战火的洗礼,他们已然蜕变。

十一、无所畏惧的公安干警也还是有怕的东西

C区隔离区是一个退台建筑,背面斜坡上有一座挡土墙,最高处约3米高,五十厘米宽,站在挡土墙上,几乎可以平视整栋房屋,所以你常能看到挡土墙上徘徊的干警,大约是因为挡土墙宽度不够,不好错身,那身影总是形只影单。我在点长会上赞赏了他们的做法,但每每总有点担心他们会摔下来。

C区出了4个确诊,监控室就在确诊病例2楼下面,那群干警天天走来走去,无所畏惧。

老天爷给了这群勇敢的人额外的考验,大约是因为C区面水背山,又较为偏僻,蛇多,8月18日晚上,一个值班的民警在群里发他在值班的路上发现几条蛇,在群里呼救大家赶快给C区送手电筒,C区的安保负责人石峰立马组织民警先进监控室。事后,我发现C区经常开车夜巡,我心想你们还是有怕的东西嘛。

十二、四个“五心级”的妙人儿

我心目中A区隔离区负责人杜登庆、B区分点长符卫华、B区隔离区的负责人陈永胜和医疗物资保障组组长田学文,是四个让人省心、安心、放心、静心、称心的“五心级”的妙人。

杜登庆同志是局里第三批驰援者中的一员,他临危受命,负责A区隔离区工作,杜登庆的表态干脆利落:“第一服从安排、第二坚决完成任务。”进入隔离区的头两天,不停给我打来电话,两天之后就很少有电话了,我知道,A区隔离区内已经理顺了,至于他在里面经历了什么,做了多少,他没有说,可是我知道难度不会小。“姜还是老的辣啊”隔离区里雷力由衷地赞叹。

符卫华同志原来在工作中我对他是有一些看法的,他当时是负责牵头农村乱占耕地整治摸排工作的科长,可是整个工作下来,他没出什么力,全部由整治办的几个同志承担了,可是这次抗疫,令我转变了对他的印象,他把B区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B区隔离点很多隔离人员需要外出就医,当时发热病人的就医渠道并不通畅,他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 B区有个老人不会用遥控器开电视,他花了两三个小时不厌其烦地教。

我们在群里群里公布了分点长的号码,他的电话24小时不断,婴儿吃奶粉要找他,医护人员有事要找他,工作人员有困难要找他,隔离人员心里有什么不舒服的事了也要找他,简直就是一个超级贴身暖心“大保姆”,如果只是当保姆,那倒也简单,可B区每天还有多少事等着他安排,等着他去做。他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困难,只是听李锦说,一个深夜符卫华同志回到房里连脚都拖不起了,洗都没洗趴在床上就睡着了,偏偏还有人给他打电话,他拿着电话边听边睡着了,李锦同志把这个珍贵的画面拍了下来,画面中的符卫华即使睡着了,也是一脸疲态。

田学文负责医疗物资的领取采购和分发,前期抗疫医疗物资紧张的时候,他四处求爹爹告奶奶,到处抢物资,保证了我们整个隔离点抗疫物资的正常运转。后来,我们调整了李锦同志的工作,把李锦那一摊子垃圾转运、化粪池检测、消杀全部又放在了他的身上,他都干得井井有条,我们几个点长对他的工作都非常的满意,可这个同志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喜欢把你们市里的、我们区里的这种话放在口头上,有一天,我把他怼了一顿,“什么市里、区里,你们、我们,大家都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一天到晚就把市里、区里挂在嘴上,不说你一顿你不快活”这个同志从此倒是再没说过类似的话。

陈永胜同志更妙,作为B区内页组的组长,B区内业打理得那么好,可想而知他做了多少工作,可他没有给我们打过一个电话,没有说过一个难,我还是从B区隔离人员群里那一封又一封的感谢信里才能寻得蛛丝马迹,他几乎是所有隔离人员最贴心的人,陌生人之间要得到贴心二字他得付出多少?

俗话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喝”“五心级”的工作人员最得领导爱又最得不到领导爱,很抱歉,隔离点也不例外。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09.png

杜登庆工作剪影。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13.png

陈永胜手中拿着解除隔离人员的感谢信。

十三、感谢那些给我们撑腰的人

医疗废物垃圾总是拖运不及时是我们最头痛的事,碧桂园隔离点人多,医疗垃圾暂存点小,每天都堆满,有的还要放在地上,我们每天都在反映,可就是解决不了。为了这个事情李培其副市长先后到我们点上来了三次。后来,区生态环境局派驻了一个干部,终于为我们解了这个围。

隔离点进人的头两天,三餐保障成问题,因为我们是离城区最远的点,配送时间长,拖到我们点上就已经迟了,更让人愤慨的是餐饭不分装,大袋大袋的装着送到点上,我们工作人员要把它一份一份的分装才能开始配送,三餐没有保障,隔离人员反响特别大,工作人员就更是吃了上顿等不到下顿。所有管后勤的心里都着急呀,我们一遍遍地跟市场管理监督局相关负责人沟通,可是改善并不大, 8月10日早上,送来的早餐又是要我们分装的,我当场就发飙,把送餐的骂了一顿,可再愤慨还得赶快组织人员尽快分餐、送餐。

一阵忙乱结束,市纪委黄章宪来督察,问我们有什么困难,点长卢玖辉还没有开始说话,我忍不住抢过话头“1000多人的餐饭,放在隔离点分餐,增加了感染风险,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也没法保证准时将餐饭送到隔离人员手里,这么明白白的道理不懂吗?就这么个问题怎么就解决不了了,给我们这些战斗在最前线的人一点方便就那么难吗?”黄章宪拍走了我手机里面的照片,第二天,所有的餐点全部按一人一份分装到位准时送来,所有的外围工作人员全都松了口气。

感谢那些为我们撑腰的人,对于负重前行的我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在某个节点的那一把支撑,让我们能缓过那口气,挺起胸膛,继续前行。

一直在给我们支撑的,是市区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同志们,书记王章钊说:“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什么给什么,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章钊书记没有来隔离点看我们,因为身体原因,他没有打疫苗,出门的时候,我们就说过:“别来,保护好自己,就是对抗疫最大的支持”局长赵旭、副局长曹永国,总规划师杜锋多次到点上看望我们,局里杨东民明、田杰、张耀文、殷前望组成了后勤保障组,面对我们的采购单子,田杰同志到处找,没有一件东西是没有给我们买到的;面对我们深更半夜要送东西的要求,杨东民明同志从无半句怨言;物资一车一车的往我们隔离点送着,人也是一批一批的往隔离点送着、驰援着。有这么强大的支撑、这么强大的后方,何愁抗疫不胜?

对你们,不说感谢,因为,一家人不言谢,更因为,无以为谢。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22.png

国家督察组,省、市督察组督查指导工作。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25.png

李培其副市长一行调研隔离点垃圾转运。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28.png

市纪委黄章宪来一行督察并为我们解决困难。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31.png

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赵局、副局长曹永国看望隔离点的同志们并为大家送来生活物资。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33.png

局里给隔离点工作人员送生活物资。

十四、讲述

朱志勇的事情让我认识到自己的狭隘,我需要更深地了解每一个同志,我发起了一个活动——“讲述”,讲述你此时的心情,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书记,你别担心我,我很好,刚开始那几天确实太辛苦,两天我瘦了六斤,他们有的瘦得比我还要多,但是现在好了,补充了那么多人进来,你们又不停地给我们送好吃的,我都怀疑会不会会胖回去”。

“他们都剃了光头,因为汗湿的头发太臭了,我没剃光头,你知道的,我十月份要结婚,我怕长不回去,那就太丑了”。

——这是B区隔离区内王晓辉电话那头云淡风轻的讲述,他全程都是笑嘻嘻的,听得出来,能参与这场战役,他很开心。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穿防护服会让人窒息了,其实不是防护服让人窒息,防护服只会让人脱水,让人窒息的是口罩,因为口罩很紧,是通过一排小小的透气孔换气的,出汗太多,口罩全湿了之后,水或者水汽会堵塞通气孔,所以人会窒息”。

——这是张平同志转述的A区隔离区极具科学探索精神的工作人员的表述,他没有告诉我他的名字。

“医护人员给我们培训了一会怎么穿防护服,就说人要到了,叫我们马上下去接,我走下去,站在那里维护秩序,后来,突然,有个医生说我的护目镜没带好,松了,叫我不要用手碰任何东西,我就一直僵在那里,一动不敢动,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医生叫一个护士把我带上去。后来我发烧了,我就想会不会是因为护目镜没有带好,我会不会感染了,医生叫我休息,我要是感染了可就惨了,里面的工作人员就全被我害了,我不敢出房门,一步也不敢。”

“我在大学本来是入党积极分子,后来来了单位工作,积极分子资料没有转来,没有转就算了,我入党的决心好像没有那么坚定,现在,我坚定了。”

——这是盘林峰给我讲述的他第一次穿防护服的经历。

综合办公室的赵群这样表述:“我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没有苟且营营,没有相互猜忌,人与人之间是有温度的,大家相互关心,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在这里,就算干死了也觉得值得。”

……

十五,要写你们,我无能为力

隔离点的医护人员,我该怎么写你们呢?

怎么写休克之后又走入战场的你们?

怎么写在物资采购单上有尿不湿的你们?

怎么描写穿着防护服连续奋战过2天2夜的你们?

怎么描写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你们?

怎么描写自己吊着水拔开针头又直面战场的你们?

……

如果说只是因为我自己的词汇有限,我还可以去百度查词典,但即使我翻遍所有的词典,也无法表达对你们的赞美,我该怎么办?

要写你们?我无能为力!

经过16天的鏖战,8月22日上午,60人解除隔离,当第一个人终于从我们隔离区走出时,堪比聚光灯下的明星,在场所有工作人员都拿起了手机对着她拍照,她深深地对我们鞠躬,并且非要表达她的感谢才肯上车。一份份感谢信传来,感恩,俨然是当天所有隔离人员的主题。

明天又将有225个人离开,后天将有459人离开,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

无比激动,我们是这场战役的战士!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38.png

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医护人员。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41.png

第一个走出隔离点的隔离人员对着工作人员深深地鞠躬。

微信图片_20210823130246.png

第一批解除隔离人员工作人员剪影。

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执法支队陈敏写于碧桂园隔离点

相关链接:
                      我们的抗疫故事——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名女党支部书记的抗疫经历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陈敏

编辑:胡小红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