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家界航院:科技点亮教途 助力62名乡村教师掌握新技能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9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姜恩骏)当贴着“高科技”标签的3D打印技术与乡村课堂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教育新火花?近日,在“国培计划(2025)”张家界市农村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现场,这一问题有了生动答案。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制造学院龚航老师带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工作室团队,为62名来自乡村的教师带来一场“从理论到实操”的沉浸式3D打印培训,让原本遥不可及的科技,转变为老师们手中可触碰、可操作、可应用的教学工具,为乡村教育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3.jpg

“传统制造是减法,3D打印是加法,就好比用智能热熔胶枪,一层层堆叠出立体物件!”培训伊始,龚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将3D打印的核心逻辑清晰拆解,让在场教师快速理解这项技术的原理。同时,他特别强调,中小学课堂开展3D打印教学,首选PLA材料。这种源自玉米淀粉的环保耗材,不仅无异味,还拥有丰富的颜色选择,完全适配乡村教室的教学场景,打消了老师们对材料安全性和适用性的顾虑。

图片4.jpg

此次培训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工作室三位助教的精准分工,让培训内容“干货满满”,切实保障教师们的学习效果。负责三维扫描教学的范淼,手持3D扫描仪现场演示逆向建模过程。短短几分钟,一朵真实的花朵便被精准“复刻”成数字模型。作为培训“实操核心”的张京,聚焦3D打印笔教学,采取手把手指导的方式,耐心教老师们掌握握笔姿势、温度控制以及线条勾勒技巧。而郭俊豪则负责3D打印机原理解析,他直接对着FDM 3D打印机进行拆解讲解,生动形象地拆解与讲解,让老师们对3D打印机的工作机制有了清晰认知,为后续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图片5.jpg

“以前总觉得3D打印离乡村课堂很远,没想到今天不仅学会了操作,还能自己做出作品,以后就能带着学生一起探索科技的乐趣了!”一位来自张家界山区的教师手持自己制作的3D花朵作品,激动地感慨道。“我们培训的不只是3D 打印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想象、动手实践这三大核心素养。”龚老师的这句话,点明了此次培训的深层意义。

此次3D打印培训,不仅让张家界乡村教师掌握了一项全新的教学技能,更搭建起科技与乡村教育之间的桥梁。未来,随着这些教师将3D打印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乡村学生将有更多机会接触前沿科技,激发探索欲与创造力,为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孩子在科技浪潮中开拓视野、成长成才。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姜恩骏

编辑:张潘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54/63/1538807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