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流脑:危险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病菌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感染后可引发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或终身残疾(如听力损伤、智力障碍)。
典型症状: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部僵直、皮肤瘀点/瘀斑(按压不褪色),婴幼儿可能出现囟门凸起、拒食、嗜睡等。
二、流脑的流行特征:高风险人群与季节
1. 高发季节:冬春季(11月至次年4月),气候干燥、室内活动增多,利于病菌传播。
2. 易感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月龄-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聚集性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军营等人员密集区域易暴发疫情。
3. 带菌者:部分健康人群携带病菌但不发病,成为潜在传染源。
三、疫苗接种:最有效的防控武器
疫苗是预防流脑的核心手段!我市目前提供以下流脑疫苗:
1. 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
①A群流脑多糖疫苗:6月龄、9月龄各接种1剂。
②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3岁、6岁各接种1剂。
2. 非免疫规划疫苗(自愿自费接种)
①ACYW135群多糖疫苗:覆盖4种血清型,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②AC群结合疫苗:保护效果更持久,适用于3月龄以上婴幼儿。
接种建议:
①优先为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建议自费补充ACYW135疫苗提升保护范围。
②学生、医务工作者、疫区旅行者等重点人群应及时接种加强针。
四、综合防控措施:多管齐下阻断传播
1. 个人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近距离接触流脑患者或疑似感染者。
2.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学校、托幼机构定期消毒,发现病例及时报告。
3. 早期识别与就医:
出现发热、皮疹、呕吐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流行病学史;流脑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24小时内,切勿延误!
五、全民行动:共建健康屏障
防控流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 家长: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关注学校防控通知。
- 学校: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病例早隔离、早报告。
- 公众:提升防病意识,不信谣、不传谣,科学应对疫情。
生命无价,预防为先! 让我们用疫苗筑起免疫长城,用行动守护每一份健康!
温馨提示:疫苗接种请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取最新信息。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家界市疾控中心
编辑:张潘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