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留守妇女家门口灵活就业 张家界武陵源“妈妈零工帮扶车间”新年开工

4c9150ff0f4ad98adfe69e1fde3e463.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覃宵 通讯员 屈泽清 杜毛玲 报道

“张姐,一块儿去村里的‘妈妈车间’做手工去?”“走走,大家一块儿去,我也去。”2月5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在呼朋引伴的笑语声中,两三人一组、四五人一队的村民向村部走去。

“妈妈车间”是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创新打造的“妈妈零工帮扶车间”,为湖南占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加工半成品或组装半成品。

走进位于中湖乡石家峪村的“妈妈零工帮扶车间”,60多平方米的车间喜气盈盈,30多位村民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

“我来做手工时,可以把孙子带在身边,挺好的。”60多岁的张小莲,儿子儿媳都是智障人士,两个孙子均由张小莲养护。空闲时间,她在“妈妈零工帮扶车间”做产品组装工作,如今已经是熟练工了,按照计件来核算酬劳,每月能获得近千元工资。

31b75938aa57f798a313b991f6502b0.jpg

离不开家放不下娃?上“妈妈零工帮扶车间”做手工去。中湖乡石家峪村是武陵源区的偏远山区村,留守妇女、老人、儿童居多,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为增加石家峪村特殊人群的收入,经过多方协调,2024年7月,外贸型企业湖南占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妈妈零工帮扶车间”落户该村。经过培训,村里大部分留守妇女、残疾人、老年人掌握了组装半成品的技术要领。由于工作方式简单、灵活,以计件方式获得报酬,多劳多得,多了一条增收门路。

“我们将纯手工操作或技术门槛较低的工序从生产流程上拆分出来,把车间建在村里。特殊群体,特别是留守妇女们可以选择不同时段上班也可以选择计件上班。”占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邓绍云介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妈妈”们的就业问题解决了,还不耽误照顾孩子,企业也解决了用工问题,保证了产能,实现了双赢。

“妈妈零工帮扶车间”不仅提高了特殊人群的收入,还能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基层治理。村妇联主席蒋金红介绍,“妈妈零工帮扶车间”让村风更加文明和谐,还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近年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以“妈妈”群体就业需求为导向,认真思考对策。“妈妈零工帮扶车间”就是市、区妇联及区委政法委与本地企业协调沟通后,为既想照顾好孩子,又想抽时间打点零工的妇女解决就业问题而打造的阵地平台,让离不开家、放不下娃的“妈妈”们找到了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覃宵 屈泽清 杜毛玲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46/98/1468102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