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利县江垭镇:精培村级“生力军” 蓄力换届促振兴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苏昱宇  张家界报道

“目前培养了几名后备干部?”“后备干部的党员群众基础怎么样?”“有没有到村里实践锻炼?”……近日,慈利县江垭镇党政班子到各村(社区)逐一调研指导后备干部培养情况。今年以来,为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做好村级换届准备,江垭镇紧扣“选得出、育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目标,构建全链条培养体系,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夯实人才根基。

精准选培破断层,广纳“好苗子”。江垭镇打破传统“推荐名单”模式,建立系统化选拔机制,有效应对村级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明确标准划红线。严格执行“三优先一排除”准则,优先政治素质过硬、致富带富能力强、服务意识突出的人员,侧重吸纳4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者,参照“十不选”排除不合格人员。拓宽渠道聚人才。坚持“多方挖掘、内外结合”,重点从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筛选,建立“一人一档”动态信息库,确保后备队伍常备常新。规范程序守公平。成立“镇党委-联村干部-村党组织”三方联动的35个村级班子综合研判工作组,各联片领导牵头入村摸排,并召开专题会议逐一研究、汇报问题、全面评估,确定存在风险隐患重点村6个,明确具体党委班子联系指导、跟踪负责,确保人选与村级需求高度匹配。

场景赋能解恐慌,教出“实干家”。江垭镇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结对帮带”多元模式,突破单一课堂教学局限,助力后备力量快速成长、胜任实岗。创新形式提素养。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镇村座谈会、“学习强国”等平台,全面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围绕基层党建、政策法规、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22场,以案例教学提升实务能力。一线锻炼强本领。安排后备力量到村跟班学习,深入参与村务管理、矛盾调解等工作,全面熟悉村级运作。73名后备力量组建“服务队”,投身防汛防火、环境整治等“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及“片组邻长”服务周活动,实战能力得到有效锤炼。落实帮带传经验。实行“一对一”帮带制,由镇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等担任导师,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本领、心贴心帮成长,帮助其快速掌握工作要领。

长效保障留人才,筑牢“蓄水池”。江垭镇以规范化管理为核心,从机制、政策、考核等多方面构建保障体系,确保后备人才“引得回、留得住、干得久”。建强机制夯基础。建立“镇级专班+村级网格+群众参与”的摸排体系,推行“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与“村级初审+镇级联审”相结合机制,确保每村动态储备2名及以上成熟后备力量;建立考核管理库,实时记录基本信息、思想动态和工作实绩,为科学选用使用提供依据。加大支持强发展。注重发展党员和本地优秀青年,计划年内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推动更多后备人才进入村“两委”。优化考核激动力。实行年度述职与季度考评制度,将表现与入党、评优等挂钩;畅通“能进能出”渠道,对信念不坚定、群众不认可、实绩不突出的人员及时调整,积极吸纳优秀人才,确保后备队伍始终保持“一池活水”。

目前,江垭镇已储备105名后备力量,其中12人成村“两委”“得力助手”,村级事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该镇党委书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选培管带’机制,推动更多优秀人才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为村级换届与镇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苏昱宇

编辑:张潘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43/55/1527421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