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送政策 送爱心 送健康——张家界武陵源:“妈妈夜话”屋场会“三下乡”暖民心

一场以“送政策、送爱心、送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妈妈夜话”屋场会热闹开启。.jpg

一场以“送政策、送爱心、送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妈妈夜话”屋场会热闹开启。

红网时刻新闻9月18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屈泽清 杜毛玲)暖灯照亮院场,村民搬着小板凳围坐成圈。9月16日,晚上7点,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李家岗村苏维埃纪念馆前区、乡、村三级“妈妈夜话”队伍,区纪委、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妇联、区税务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以及军地医院义诊团队共同到场,一场以“送政策、送爱心、送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妈妈夜话”屋场会热闹开启。140多名“零工帮扶车间”的妈妈们和村民在欢声笑语中享受接地气的基层服务。

家庭教育专家韩兴华结合苏维埃纪念馆墙上的老照片,将先辈奋斗故事与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相结合授课。.jpg

家庭教育专家韩兴华结合苏维埃纪念馆墙上的老照片,将先辈奋斗故事与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相结合授课。

送政策:大白话讲干货,抢答学知识

“没那么多讲究,就是凑一块儿说心里话,有烦心事、糊涂事尽管开口问。”区妇联主席胡晓曦用大白话点明活动初衷,瞬间拉近与村民的距离。随后,家庭教育专家韩兴华结合苏维埃纪念馆墙上的老照片,将先辈奋斗故事与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相结合,叮嘱家长养娃既要教知识,更要传“根脉”,让孩子铭记历史、奋勇向前。

政策学习不止于“听”,更在于“互动”。“知识抢答环节来啦!答对有洗衣粉、洗洁精!”村妇联主席陈芬芬话音刚落,现场气氛瞬间升温。“医保报销要带啥材料?”“遇到矛盾找谁调解?”“社保咋续缴?”一道道贴近生活的题目让村民在你争我抢中轻松掌握政策。

村民张大姐答对问题领到礼品,笑得合不拢嘴:“答题还能拿东西,划算。”

税务“爱心爸妈”还为孩子们逐一送上精心准备的开学礼包,每份礼包都承载着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jpg

税务“爱心爸妈”还为孩子们逐一送上精心准备的开学礼包,每份礼包都承载着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

送爱心:结对助成长,倡议聚暖流

“孩子们,新学期课本齐了吗?有需求随时跟‘爸妈’说!”区税务局的“爱心爸妈”们,拎着装满书包、文具的袋子,与结对留守儿童温情互动。他们结合自身经历,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送上开学寄语——“知识是开启未来大门的金钥匙,希望你们在新学期里快乐学习,茁壮成长,未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税务妈妈”向琼辉轻声鼓励着身边的孩子,话语中充满了关爱与期盼。“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乐观和勇敢,我们永远是你们可以信赖的叔叔阿姨。”“税务爸爸”张韵用坚定的话语传递着支持的力量。

随后,税务“爱心爸妈”还为孩子们逐一送上精心准备的开学礼包,每份礼包都承载着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小宇攥着新书包,小声却坚定地说:“谢谢叔叔阿姨,我会好好读书!”

看到这温暖一幕,陈芬芬代表支村两委发起倡议:“希望更多人加入‘爱心爸妈’队伍,呵护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医护人员耐心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细致询问身体状况。.jpg

医护人员耐心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细致询问身体状况。

送健康:义诊+答疑,服务到身边

屋场会一角,军地医院的义诊摊位早已摆好血压仪、听诊器和常用药品,医护人员耐心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细致询问身体状况;为有慢性病的村民讲解用药注意事项,还免费发放降压、消炎等常用药;针对村民关心的“秋冬季节如何预防流感”“关节疼痛咋护理”等问题,用通俗的语言一一解答,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村民刘奶奶测完血压笑着说:“医生不仅帮我查了身体,还教我怎么调理身体,比去医院还方便!”

“答疑解惑”环节同样聚焦健康与生活难题。村民们彻底打开“话匣子”,抛出一个个实际问题:“最近电信诈骗闹得厉害,怎么做才不被骗呢?”“儿子打工被欠薪找哪个部门?”“老人医保断缴半年能补吗?”面对疑问,各部门负责人一一耐心回应:区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胡扬辉上前回复,不接陌生电话、不点陌生链接、不扫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陌生软件,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有事报警;区法院钟小庆教大家保留工资条、拨打12348法律援助电话维权;区医保局刘惠拆解断缴补缴流程,还留下联系电话:“记不住随时问!”村民李大叔松了口气:“在家门口既看了病,又问清了事儿,心里踏实。”

晚上9点,屋场会接近尾声,村民们有的围着医护人员追问慢性病护理细节,有的咨询婆媳相处技巧。陈芬芬笑着安抚:“‘妈妈夜话’队伍常来,有问题随时找我们!”村民们散去时纷纷称赞:“这样的夜话会真好,解难题、送健康,还拉近距离,下次还来!”

今年以来,武陵源区有力推进妈妈零工促家门口就业区级民生实事,“妈妈零工帮扶车间”覆盖全区6个乡(街道)。同时,依托“妈妈夜话”屋场会搭建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区妇联主席胡晓曦表示,接下来将推动“妈妈夜话”常态化,让更多乡村院场响起“夜话声”,以妇女骨干的“她力量”撑起基层治理暖心伞,让干群同心、邻里和睦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屈泽清 杜毛玲

编辑:廖秋萍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43/52/1529293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