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迷茫到热爱:武陵源社区民警唐紫萱在社区警务中的成长与坚守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唐紫萱 报道

在张家界市公安局武陵源分局军地坪派出所,有个年轻身影格外亮眼——24岁的00后社区民警唐紫萱。今天,她想和我们聊聊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的心里话,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吧。

初入警营:迷茫中寻方向

640.jpg

我叫唐紫萱,是一名参加工作仅两年的社区民警。我所在的军地坪派出所位于张家界武陵源旅游核心服务区,辖区旅馆酒店密集、流动人口众多、治安形势复杂,这一情况,让初次接触社区警务工作的我心里满是迷茫,社区事务纷繁复杂,我常常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那时的我,忙乱无序是常态,工作的方向感和价值感都模糊不清。然而,在师父的带领下和同事的帮教下,经过一年多扎根社区的实践,让我从最初的“不知所措”逐步走向了“主动作为”,也见证了军地坪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从“人找警”变成了“警找人”的深刻转变,从“零散被动”迈向“规范主动”的新阶段。这份工作不再是负担,而成为我发自内心热爱的事业。

扎根基层:从陌生到融入

记得刚接社区工作那阵,辖区的每条街巷都像藏着密码,密密麻麻的楼栋名和门牌号背后的烟火气,于我而言还是模糊的轮廓,这背后的“陌生感”成为了我最大的挑战。

640 (1).jpg

为了尽快吃透辖区情况,我格外注重与网格员、社区干部的联动配合。每天清晨,我都会先到社区警务办公室落脚,把前一天巡查发现的问题和他们逐一同步,再一起梳理出当天的工作重点。待当日任务清单清晰后,我便和同事一同出发,在纵横交织的街巷里穿梭忙碌:挨栋走访居民楼,细致核查流动人口信息,挨户发放警民联系卡,及时更新基础台账……一步步织就一张覆盖全面、动态更新的社区信息网。不知从哪天起,远远望见毛阿姨在楼道口招手喊“唐警官,进来喝口水”,看见邓伯伯摇着蒲扇坐在树荫下说“唐警官,隔壁单元新搬来了户租客”,这才猛然发觉,那张亲手编织的信息网,早已顺着脚步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

化解纠纷:以主动消生疏

640 (2).jpg

在社区警务实践中,我始终把主动发现问题、靠前服务群众摆在首位,通过积极参与社区议事协商,对辖区家庭矛盾、邻里摩擦、租住纠纷等各类问题提前介入、及时调解,瞄定“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的目标持续发力。每逢节假日前后,我也会与同事们提前部署,对辖区重点家庭、重点人群开展走访摸排,通过坐下来谈心交流、细致掌握实际情况、针对性提供服务帮扶,把潜在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社区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家庭纠纷的调解,面对剑拔弩张的双方,我耐着性子分头倾听诉求,联合社区干部、热心居民多方协调,从法理讲到情理,最终让其一家握手言和。当看到当事人紧锁的眉头舒展开,听到那句“多亏你们耐心调解”,心里比拿到任何奖状都暖。这些扎根社区的日常,让群众的认可化作沉甸甸的信赖,也让我对“社区警务”四个字的理解愈发深刻,这份工作的价值,就藏在主动上前的每一步里,融在群众舒展的笑容中,更在肩头那份越来越清晰的责任与认同里。

时光流转,我已从手足无措的新人,变成群众信赖的“熟面孔”,街头巷尾那句“这个警察靠得住”,让我更添前行力量。社区警务工作,它没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案要案”,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却汇聚成了我们派出所服务人民、守护平安的坚实底座,我将会继续扎根于此,用脚步丈量每寸土地,用真心守护每份安宁。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唐紫萱

编辑:张潘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42/96/1517897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