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非遗为媒 谱写青春护苗新篇章——张家界市“七彩假期·情暖童心”非遗文艺巡演永定专场圆满举行

图片1.png

节目《银匠爷爷打银忙》(汪胜樊/摄)

红网时刻新闻7月26日张家界讯(通讯员胡小宇)7月24日,由共青团张家界市委、张家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湖南省张家界市扬力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永定区团委、沙堤街道办事处、芙蓉学校联合承办的“七彩假期·情暖童心”非遗文艺巡演永定专场活动在沙堤芙蓉学校精彩上演。来自永定区的400余名留守儿童、家长代表及有关负责同志、工作人员、志愿者共同见证了这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图片2.png

节目变脸节目与观众互动(汪胜樊/摄)

非遗赋能,打造“行走的课堂”

作为张家界市“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的创新实践,本次巡演深度融合非遗与青少年教育,通过“演出+体验”的模式,让孩子们在沉浸式场景中感受文化温度。活动现场,川剧变脸、桑植民歌《棒棒锤在岩板上》等非遗项目轮番登台,非遗传承人以铿锵唱腔演绎土家风情,赢得阵阵掌声。本土民谣舞蹈《银匠爷爷打银忙》将土家族苗族传统文化聚焦于“银”,古典民乐《青花瓷》与街舞《嘻哈少年》的跨界碰撞,更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共青团张家界市委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非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希望广大少年儿童争做“非遗小传人”,积极参与非遗进景区、数字非遗创新等活动,同时勉励志愿服务团队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深化禁毒普法、安全自护等主题教育,构建“保护+传承+发展”的全链条关爱体系。

图片3.png

节目《棒棒锤在岩板上》(汪胜樊/摄)

多维参与,鼓励青年建功乡村

张家界市"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已连续开展4年,累计服务农村留守儿童2万余人次。今年暑期,全市组建7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学校等阵地,开展非遗研学、艺术培养、课后辅导、爱国教育等主题活动60余场,构建起“政府主导、家庭参与、高校助力”的关爱网络。

武汉文理学院“循声向阳”志愿服务队作为代表团队带来朗诵《诗意中国》将全场观众带向文化的长廊。最后,巡演在群舞《一鲤惊涛跃龙门》中圆满落幕,孩子们手执非遗鱼灯翩翩起舞,象征着张家界青年在文化传承中乘风破浪的奋进姿态。这场融合非遗、志愿、安全的夏日盛会,不仅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更彰显了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投身文化保护、服务社会治理的使命担当。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胡小宇

编辑:廖秋萍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941/60/1515778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