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黄超 唐丽君 报道
近日,慈利县人民法院江垭法庭成功执结一起长达五年之久的终本案件,以实际行动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名下无财产 执行陷僵局
多年前,双方当事人合伙投资一个碎石废料加工厂,后因经营不善,导致该碎石废料加工厂倒闭,双方因合伙协议结算问题产生争议并诉至法院。江垭法庭受案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调解笔录。调解生效后,徐某并没有履行全部还款义务,于是,四名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穷尽执行手段仍无法查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一度被终结执行程序。
上门释法理 执行迎转机
面对被执行人履行不能这一“老大难”问题,江垭法庭并未放弃,他们深知,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这不仅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更是对司法公正和权威的期待。为此,执行法官决定主动上门走访,深入了解案件背后的真实情况。
走访过程中,执行法官向徐某解释了法院的裁判依据以及拒不履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起初,徐某情绪激动,不愿配合,但执行法官并未气馁,转而从文明交往、诚实守信的角度向徐某的妻子进行诚信教育引导,也许是执行法官的耐心和用心打动了朱某,朱某表示愿意筹钱代徐某偿还。但因目前经济较困难,朱某希望申请执行人能够再宽限些时间,她将发动亲朋好友积极筹款,争取尽快把钱还上。
“法院+村委” 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
了解到徐某家中当前较为窘迫的经济处境,执行法官也开始着手协调各方力量,邀请申请执行人所在地的村委干部、亲朋好友对四名申请执行人进行心理疏导,规劝给予徐某一定的宽限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四名申请人均同意在之前调解的基础上自愿放弃一部分执行款,被执行人徐某的妻子朱某亦承诺于2024年12月底之前替丈夫徐某履行全部还款义务。最终,在法庭的见证下,被执行人徐某的妻子朱某于2024年12月4日提前履行了全部还款义务。至此,一件历时五年的旧案终于成功化解。
下一步,慈利法院将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执行工作新方式,携手辖区司法所、基层自治组织等多元治理主体和地方乡贤、乡亲邻里等调解主体,通过“法官讲法理+村干部讲情理”等方式,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独有优势,破解执行僵局,最大限度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黄超 唐丽君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