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心“结对”用行“关爱” 武陵源区发改科工局开展结对帮扶对象入户走访慰问活动

查看以工代赈产业路建设情况。.jpg

查看以工代赈产业路建设情况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屈泽清 报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落实帮扶措施,做好结对关爱工作,8月21日至23日,武陵源区发改科工局开展结对帮扶对象入户走访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送进了结对监测户和脱贫户家中。

8月21日,区发改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佘昆昆一行来到定家庄村走访结对帮扶监测户,查看以工代赈产业路建设情况。

公路拐弯处的突出山崖已经被削平,原本狭窄的道路宽敞了许多。.jpg

公路拐弯处的突出山崖已经被削平,原本狭窄的道路宽敞了许多。

村部附近的桥梁重修工地段,桥基已浇筑完成.jpg

村部附近的桥梁重修工地段,桥基已浇筑完成。

在以工代赈产业路建设现场,一处公路拐弯处的突出山崖已经被削平,原本狭窄的道路宽敞了许多。村部附近的桥梁重修工地段,桥基已浇筑完成,桥板铺设近期内可以开始。沿途有不少本村村民忙碌搅拌砂浆、转运石料、安砌塘渠,项目施工进展顺利。

佘昆昆要求,以工代赈其实就是“药引子”。要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引导村民克服“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增强广大村民依靠自身劳动实现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调动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持续加强项目管理,跟进资金拨付进度。

入户走访中.jpg

入户走访中

帮扶干部帮老人运送包谷。.jpg

帮扶干部帮老人运送玉米

包谷一棒棒掰下、装袋,被运回老人家门前的晒谷坪。.jpg

玉米一棒棒掰下、装袋,被运回老人家门前的晒谷坪。

“家里的情况好着呢,感谢你们来看我,帮我摘玉米,跟我讲政策,心里很高兴。”8月22日,中湖乡定家庄村村村民舒珍英说。

家住车家山组的舒珍英今年70岁,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是“留守空巢老人”。当天,结对帮扶干部蔡永康和同事去她家入户走访,发现老人不在家。拨通电话后,才知道老人一早就去地里摘玉米了。蔡永康和同事按照老人的指引,来到四五里外的山地里。

虽以立秋,但热浪裹挟着密集的玉米植株,空气中弥漫着玉米成熟的香甜气息。面对30多度的高温,蔡永康和同事踏入田间玉米地。

掰下一棒棒玉米、装袋,运回老人家门前的晒谷坪。“真是麻烦你们了,谢谢你们。”舒珍英老人一个劲的感谢,脸上满是舒心的笑容。

入户走访中,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通过与帮扶对象面对面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帮扶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务工就业、子女上学、农产品销售等生产生活情况,并送上慰问物品,鼓励他们乐观面对生活,政府和有关部门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自去年5月,区发改科工局的联系帮扶村调整为中湖乡定家庄村后,第一时间派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进驻定家庄村。一年多来,村容村貌发生了极大变化,4.5公里的以工代赈“产业致富路”基本开通,白羽乌鸡养殖、阳荷种植、电商直播等产业多点“开花”,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情的优质发展路线。

“工作队的到来,真是我们村的强力‘外援’!现在村里环境不仅有了提升,我们开展工作更有了章法,村里也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定家庄村党总支书记粟云才介绍。

下一步,区发改科工局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结合起来,做实做细结对帮扶方案,走田埂、访农户、谋发展、开良方,因地制宜的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为定家庄村产业发展、项目落地、乡村宜居宜业贡献力量,交出了乡村振兴的满意答卷。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屈泽清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842/67/1420523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