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年成长路,甘苦寸心知。张家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推开的五年,涌现出了一批有情怀有使命有担当的优秀人物。他们走街串巷、跋山涉水,调查核实公益受损问题,持续跟进监督整改,努力提高群众美好生活品质,交出一份份公益守护的优异答卷。
本期人物|李绿华
对工作有股“冲劲”、对自己有股“狠劲”,这是慈利县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李绿华给大家留下的鲜明印象。
五年来,全身心投入公益诉讼检察事业,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300余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8件,个人办理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件数居全省前列。辛勤耕耘让她收获了全省公益诉讼检察优秀办案检察官、全省2020消费维权年度人物、省检察院嘉奖等诸多荣誉。
想民之所想,办民之所需
“公益诉讼检察就是为人民美好生活而诞生的,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办案让这项新职能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李绿华认为,公益诉讼检察重在贴近民生办实事。
她以此为着力点,扎实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专项监督,办理了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社会各界纷纷“点赞”。
办理的督促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针对发现的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未依法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记载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销售前进行农产品质量检测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确保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餐桌子安全。该案被中国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评选为2019年检察公益诉讼优秀案例,并入选了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十大典型案例。
办理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资源保护与饮用水安全隐患问题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整改4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无水质净化消毒设施、未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等突出问题,并对职能部门提起公益诉讼,切实把好饮水安全的“总闸门”,该案被湖南省检察院评为“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典型案例。
办理的辖区内医疗机构非法贮存医疗废物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职能部门对辖区内31个乡镇卫生院全面整改,确保医疗废物清运达到2天一次的法定标准,并通过办案警示职能部门和医疗机构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公益的保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该案入选全省公益诉讼检察优秀案件。
能动履职,以诉促改
“行政公益诉讼的本质,是以诉的形式履行法律监督本职。起诉不是目的,却是保护公益最为有效的监督手段。”李绿华抓住这个核心不放松,在办案中既敢于较真碰硬,更注重在诉前实现公益保护目的。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办案中,李绿华不怕啃“硬骨头”。2021年,她起诉的督促整改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资源保护与饮用水安全隐患问题行政公益诉讼案判决后,因资金、政策、职能交叉等问题,职能部门仍未开展实质性整改,她多次商请县人大召集卫健、水利、住建及供水单位召开圆桌会议,反复向县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最后,县政府将该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安排3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整改,消除了农村饮用水安全隐患。
当诉则诉,以诉促改。李绿华能动履职,以增强检察建议监督刚性为抓手提升公益保护实效。在督促整治各乡镇卫生院超期贮存医疗废物问题时,职能部门虽在法定期限内回复了检察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但回复中只强调交通不便、资金困难等客观问题,实际整改停滞不前。李绿华遂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起诉开庭后,引起职能部门重视,通过增加资金、优化清运路线等措施对辖区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地毯式”督促整改,最终,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废物清运达到法定标准,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彻底解决了医疗废物超期贮存的重大安全隐患,公共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诉讼请求得到全部实现。
五年来,李绿华用“念兹在兹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实践着美好生活守护者的誓言。下一程,她将以更振奋的精神、更务实的作风、更优质的办案,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周婧
编辑:陆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