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点状供地”——开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张家界模式

红网时刻通讯员 谷忠秋 李菌 报道

张家界市作为湖南全省开放的窗口、迎宾的客厅、全域旅游的龙头和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坚决落实“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安排部署,在全省先行先试“文旅项目用地改革”政策试点工作,以“盘活乡村自然山水,全力保障乡村振兴”工作为目标,突破乡村文旅产业项目用地难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吸引一部分乡村人才回乡创业。截至目前,张家界市已建立“文化旅游项目用地改革试点项目库”,将桑植县何家界阿巴砦红色旅游项目、桑植县民歌寨文旅研学项目、慈利县九歌山鬼文化旅游景区、慈利县杜娘寨杜仲文化产业项目纳入项目库,共计流转集体土地2840亩,配套文旅建设用地152亩。通过以上项目的带动作用,全市还有约10个项目希望通过点状供地政策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发挥政策优势助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保障项目选址合理、错位发展,避免出现千村一面、大开大挖等不符合乡村实际、破坏环境的建设行为,深挖乡村资源禀赋,提炼乡村特点,对项目规划布局、建设风貌、开发强度等科学论证,充分征求当地支村两委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意见,并要求支村两委深度参与项目策划、报批、建设、运营全周期,确保项目能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让当地百姓能在政策试点中得到真正的实惠。目前已开门迎客的九歌山鬼文化旅游景区项目,项目所在村采取集体入股方式参与项目建设,每年将从该项目获得2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分红收入,既保留了原始乡村生态风貌,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同时有效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收益,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

精简用地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张家界要求实施点状供地的项目,必须流转土地500亩以上,建筑用地不超过7%,既保证了项目的品质,也对开发企业的实力进行了甄选,保障项目的可持续运营。在具体实施中采用适度的规划管控和土地用途灵活供应相结合的开发方式,有效破解建设用地规模指标不均衡、用地模式不灵活等乡村产业用地难题,对实际建设用地需求进行科学论证,精简用地,以点带面,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率,提升乡村土地利用精细化、精准化、集约化程度。目前正在建设的桑植何家界阿巴砦红色旅游项目区面积570亩,作为农耕研学、森林学堂、重走长征路、红色教育、野奢度假等业态的分布区,实际建设用地仅20亩。以20亩“点状”用地撬动周边570亩土地的经济价值,大大节约了用地指标,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降低项目投资成本。

完善政策配套解决项目发展之忧。点状供地最终要落实到土地供应,为解决投资企业的后顾之忧,避免因农民毁约、支村两委换届等因素引起的纠纷,张家界市慈利县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工作,中共慈利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印发了《慈利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方案(试行)》。目前已初步确定三官寺大峡谷杜娘寨等五个项目用地作为入市的试点项目,未来乡村文旅项目土地入市首先要纳入“文化旅游项目用地改革试点项目库”。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作为点状供地政策推行的有力保障,极大的激发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今年5月底,省委改革办及省自然资源厅点状供地调研组专赴张家界实地调研点状供地实施成效,对张家界勇于创新、敢于作为的改革气魄给与了高度评价,提出张家界是湖南省首个点状供地试点区域,一定要抓住此次试点机遇,推出具有可参考可借鉴的案例,积累相关经验面向全省推广。下一步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总结改革中的不足,深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推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为乡村振兴赋能,力争为全省点状供地改革做出张家界模式。

来源:红网张家站

作者:谷忠秋 李菌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741/99/1283383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