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家界市检察机关“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答卷:孩子的成长路 我们这样守护

红网时刻通讯员 周婧 张蓉 张家界报道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唯一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政法机关,身担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重任。

今年来,张家界市检察机关执法律监督利剑,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在打击、保护、救助、教育、预防等方面多点发力,着力掀起“利剑护蕾”的强劲浪潮。

利剑出鞘

打击犯罪快、准、稳

5月24日,桑植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杨某猥亵儿童案开庭审理。多次猥亵多名儿童的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这是张家界市检察机关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以来,快捕快诉的重点案件之一。

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检察机关一以贯之“零容忍”。2022年,张家界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92人,提起公诉100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性侵未成年人案件6件,纠正漏捕漏诉3人、漏罪4条,法律监督案件数同比大幅增长。

如何实现办案质效提升?窍门在于巧用“加减法”。

打击力度做“加法”。全市两级院均成立一把手挂帅的“利剑护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多部门组成工作专班,从严惩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提级把关、案件评查等制度确保案件办理质量,能动发现涉未成年人公益保护线索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6份。及时向党委政法委报告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联合公安机关开展业务培训,牵头召开“强制报告”等联系会议,向教育、纪委监察委移送案件线索等,着力在责任主体间画下各司其职、合力攻坚的同心圆。

司法过程做“减法”。启动运行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一站式”办案中心,开辟检警协作办案的快车道,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提前介入率始终保持100%。《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施细则》《办理重特大性情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会商机制》等多个配套制度迅速出台,及时解决此类案件指控难、认定难问题,最大限度提升全市涉未成年人案件一体化、专业化办理质效。

剑指乱象

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未成年人入住身份信息登记详细没有?同住人身份关系要不要记录?”“你们知道接待未成年人入住的五必须吗?”“强制报告制度中要求报备的情况,你们了解吗?”……

4月16日晚9时,张家界市检察院受邀监督公安、人社等多部门对娱乐场所违规招用未成年人情况的联合突击检查,两家招用未成年人从事酒水销售的KTV当场被行政执法部门作出行政处罚。

此次深夜“亮剑”源于一份检察建议。今年3月,张家界市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娱乐场所违规接纳和雇佣未成年人情形屡禁不止,酒吧、KTV、旅馆等成为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地。针对此问题,一份要求加强对娱乐场所常态化监管的检察建议送达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被采纳后有关部门快速作出反应。

剑指个案、类案背后的社会治理问题,张家界市检察机关以专项监督推动诉源治理,从根本上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永定区、武陵源区检察院开展娱乐场所涉未成年人专项监督,督促行政执法部门对617家娱乐经营场所排查,其中20余家受到整改、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慈利县检察院开展预防校园性侵专项监督,县教育局根据检察建议迅速推进“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教育安全集中攻坚行动。桑植县检察院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专项监督,针对校园安全管理隐患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全县城、乡学校全面完成安全隐患问题整改。

共护未来

下好全面综合保护“一盘棋”

8月7日一早,武陵源区检察院检察官滕辉接到了小阳的报喜:“滕叔叔,我收到录取通知书了!”两年前,16岁的小阳一时冲动触碰法律红线。案发后,小阳真诚悔罪,道歉赔偿,取得被害人及其家人的谅解,武陵源区检察院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附条件不起诉并不是“一放了之”。老师眼中的上进生为何会误入歧途?除了一时冲动,是否还有更深层次原因?办案检察官在学校、家中实地走访后,为小阳设置了个性化跟踪帮教、监督考察措施。在司法、学校、家庭三方合力监督帮教下,小阳“无痕”回归校园,发奋成为年级的进步之星和三好学生。今年高考,小阳成功圆梦一本高校。

6岁的超超在父母离异后跟着父亲生活,近一年来遭到父亲及其同居女友的多次施暴虐待,全身多处有裂伤、划伤等轻微伤。5月18日,超超父亲及其女友因涉嫌虐待罪被永定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当天,80余万网友通过抖音直播平台在线观看该案庭审。

案结“事”未了。超超今后的学习生活如何保障,是检察官仍放心不下的事。永定区检察院协调民政、教育、妇联等多部门,跟进对超超的多元综合救助。变更监护权、申请司法救助金、转学安置、专业心理疏导……9月,在母亲和办案检察官的陪同下,超超走进新校门,也走向了新生活。

最大限度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和双向保护、综合保护,是张家界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的办案理念。主动对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建设,用心用情下好未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一盘棋”。

爱蕾以心

专业而温暖的关切更有力量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进入司法程序的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还只是冰山一角……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做撕开黑夜的一缕光!”10月起,由张家界市检察院牵头拍摄的公益宣传片《强制报告 护“未”明天》,在全市各政府机关、媒体、学校、商场等室内外广告电子屏循环展播,呼吁全社会勇做保护孩子的“吹哨人”。

“我们对2018年以来办理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进行了分析,性侵类案件数排在首位。由于罪行隐秘,这类案件往往发现难、取证难,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是解决这一难题行之有效的措施。”张家界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张蓉认为,只有责任主体都知晓并落实该项制度,才能让未成年人法治保护再多一件利器!

为此,全市两级院在全覆盖宣传、无缝隙联动上发力。将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列为法治宣传的必讲内容,将老师、家长、国家机关和社区工作人员作为重点宣传对象,与监察、教育、公安、卫健、妇联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主管部门履职尽责。2022年,有关单位及个人主动报告侵害未成年人案件4件、线索3条,在对全市701家学校及教育机构的近3万名工作人员入职查询后,已有10名存在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被开除或解聘。

花蕾成长盛放,不只是各方力量撑伞相护,还有法治阳光的滋养。

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张家界市检察机关基于两个实际。“一方面,青少年实施犯罪虽然原因复杂,但有个共同点——缺乏法律知识,经常有一些孩子已经触犯了法律都不自知。另一方面,被侵害的未成年人中农村孩子占比高达74.56%,法治巡讲深入乡村极有必要。”张蓉介绍。

找准了症结,张家界市检察机关法治副校长、青年宣讲团步履不停,全市两级院检察官们到城乡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走近低龄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把法治阳光洒进39所学校2万余名孩子的身边。围绕防范校园欺凌、防性侵、远离毒品犯罪等热点问题,采取开学第一课、法治情景剧、趣味游戏等方式,检察官“老师”们让“纸面上的法”成为“活起来的法”,让法治精神真正抵达孩子们的内心。

以法为剑,以爱为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路,“检察蓝”始终相守相护。

(文中均为化名)

来源: 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周婧 张蓉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646656/61/1218138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