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头条|“清廉说”第三期 | 袁任远的家风故事

640-(2--).jpg

编者按:为扎实推进全市廉洁文化建设,营造思廉学廉、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由中共张家界市纪委、张家界市监委、张家界之声广播电台共同策划推出《清风之声》专栏——“清廉说”特别节目,讲述古今廉洁故事、身边的廉洁故事、家训家风故事,弘扬清风正气,凝聚奋进力量。第三期《袁任远的家风故事》。

袁任远的家风故事

“芙蓉骄子故里,两代将星人家”“扁舟别江垭远寻救国光明路,战士返故园红旗漫卷溇澧风”。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株木岗村的袁任远故居门上的两副对联,概括了袁任远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年过七旬的袁谋奇,是袁任远唯一留在农村的孙子。退休后,他几乎每天都会到故居这里转转,帮忙打扫打扫卫生,修剪修剪花草,遇到有人来瞻仰参观,袁谋奇就毛遂自荐地给大家讲述爷爷袁任远的革命事迹。

在袁谋奇的记忆中,爷爷只回过两次家乡:1953年和1982年。1953年的袁谋奇还不到6岁,所以他对爷爷的印象停留在1982年的那一次。

那时,国家刚刚实行土地承包到户,袁谋奇上有70岁的老母亲,下有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窘迫。那是一个下午,正在田里忙碌的袁谋奇被人叫到公社,原来是袁老回慈利了,希望亲属到县城去见见面。听闻这个消息,让30多岁的袁谋奇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

由于当时从三官寺土家族乡到慈利县城一天只有一趟班车,袁谋奇只能坐第二天的车去慈利。当天晚上,袁谋奇辗转反侧,脑中一遍遍回想左邻右舍说的话:“你爷爷都当了这么大的官,你要过上好日子了!”“你们的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

第二天一大早,袁谋奇随几个叔伯一行六人乘车来到了慈利县委,见到了29年未曾见面的爷爷,几双有力的大手握在一起,诉说着多年的艰辛与不易。寒暄过后,叔伯几人开始轮着诉苦,都希望袁任远能给袁谋奇安排一份工作。袁任远没做任何表态,只是静静地听着。待众人说完后,袁任远才缓缓开口:“现在国家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只要肯劳动,生活下去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要动不动就拿自家的一点小困难找国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给国家添乱,自家的田地就是自己的铁饭碗……”

所有人第二天一早就匆忙乘车回老家,由于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大家没了去时的神采飞扬,对袁任远的所言也更多的是不理解和抱怨,希望爷爷帮忙解决正式工作的想法第一次在袁谋奇心中泯灭。

时间到了1984年,随着三个孩子的相继长大,袁谋奇家的日子越过越紧,作为一名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他当时的工资每月只有5元,全学期仅有20元左右。学校同事实在看不下去,纷纷建议袁谋奇找爷爷解决困难。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袁谋奇终于鼓足勇气给爷爷袁任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爷爷能帮忙把自己调为公办教师。随同信件一并寄出的除了忐忑,也有希望。毕竟,袁谋奇当时已做民办教师5年,工作踏实,教学水平也不低,他深信爷爷给有关部门的领导打声招呼,让自己尽快转为公办教师。

50多天后,袁谋奇终于等来了爷爷的回信,接到信的那一刻,他感觉幸福就在眼前。谁知,打开信一看,爷爷的回复和多年前一样坚决,他在信里这样写到:“我现在是党的高级干部,专门打击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我怎么能要别人为自己的亲属办违反纪律的事呢?你转为公办正式教师应该靠你自己努力工作,扎实的教学,用实际行动获得领导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最终按正常程序解决。”

通过爷爷的言传身教和谆谆教诲,袁谋奇最终深感触动,作为革命后代,应该主动去维护和传承好爷爷树立的严谨家规和廉洁家风。从此以后,袁谋奇彻底断了找爷爷要工作的念想,他沉下心来认真备课、扎实教学……他的工作也慢慢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肯定以及学校领导的认可。1998年,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工作出色的袁谋奇终于转正成为一名公办教师。

后来,袁谋奇的儿子通过考试,从村干部成长为了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接到录取通知的那天,袁谋奇把儿子领到故居,指着展厅里老爷爷留下的家书说:“以后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千万莫做贪污腐败的事,要把老爷爷处事公平、为人低调、清正廉洁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纪宣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2/10/24/1197451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