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陵源:“田长制”让抛荒地成了“旅游田”

红网时刻张家界9月22日讯(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小花 田红盼)金秋时节,在武陵源区协和乡龙尾巴社区,成片的富碱芭茅稻宛若金色地毯铺在山间,传统收割正在紧张进行中,村民们弯腰割谷、脱粒、装袋,一气呵成。

微信图片_20220922095043.jpg

今年的丰收景象,离不开农田大管家的悉心“呵护”,这片抛荒地恢复农田后,梓木山庄民宿主邓爱锦化身“微田长”,常常在田间地头“打转”,查看农作物长势,及时了解灌溉情况,守好每一寸耕地,曾经的抛荒地变成旅游田。“我们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微田长’,不仅没有破坏耕地,反而是耕地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通过流转周边村民抛荒地,种植生态农作物,像稻田、玉米、蔬菜,打造传统农耕文化,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邓爱锦说道。

微信图片_20220922093552.jpg

龙尾巴社区是张家界市田长制工作推行示范点之一,这里毗邻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是高端民宿集群区。过去,在民宿开发建设之前,这里是一片荒田,村民缺乏耕地保护意识,农作物种植收益不高,大多选择进城务工,耕地抛荒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一现状,龙尾巴社区因地制宜,推行“田长制”工作,加强耕地保护日常巡查,加大宣传引导,落实田有人管、地有人种。

协和乡龙尾巴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邓青松介绍,推行田长制工作以来,龙尾巴社区探索了“耕地保护+民宿旅游”模式,辖区内耕地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通过民宿主流转土地,回收农产品,老百姓的收入得到了进一步增加。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做好试点先行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微信图片_20220922093129.jpg

龙尾巴社区是武陵源区推行“田长制”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武陵源区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建立区、乡、村、组四级田长责任制度体系,做活“田长制+全域旅游”文章,创新拓展“田长制+民宿旅游”“田长制+观光旅游”“田长制+乡村旅游”“田长制+研学旅游”等载体,耕地流转经营的民宿主、旅游企业主秒变“微田长”,让抛荒地成了“旅游田”,促进“田长制”落地生根。

“田长制”实行以来,武陵源以梓山漫居、湘阿妹、峰三千农旅公司、五号山谷等众多民宿客栈为代表的旅游市场主体,仅今年上半年就流转抛荒地和耕地1800多亩种植粮食,实现了耕地提质增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唐小花 田红盼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jj.rednet.cn/content/2022/09/22/1186058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张家界
  • 重要新闻
  • 经济
  • 乡镇
  • 时政
  • 文化
  • 旅游
  • 通知
  • 专题
  • 区县
  • 影像
  • 民生
  • 通讯员频道
  • 投稿专栏
  • 廉政
  • 理论
  • H5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张家界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