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珍 朱秦庆)朱成东,湖南省慈利县许家坊土家族乡红岩村人,现任湖南省慈利县许家坊土家族乡红岩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1993年入伍,荣立“三等功”六次,多次被上级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2015年光荣退伍。退伍不褪色,军营赋予朱成东的“五铁精神”早已融进他的一腔热血里,并逐渐转化为“红岩精神”的为民情怀。
朱成东刚到红岩村工作时,面对千头万绪的乡村建设,面对由两个村合并起来的贫困村,面对东挪西凑的办公桌椅、破旧的资料柜,杂乱的资料盒、无序的应急方案,无精打采的党员干部队伍,日益突出的信访维稳局面……工作难度超出想象,朱成东一时间彷徨焦虑,手足无措。但当看到孩子们盼望知识的纯真眼神,感受到乡亲们渴望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他不断提醒自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红岩村人,曾经更有着军人的身份,尽管穿的不再是军装,但军人的脊梁还在,听党指挥的军魂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丢。
秉持着部队传承的“五铁”精神,朱成东坚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信念,就和支村两委干部一起从提振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着手,走家串户谈心谈话,召开屋场会,听取群众意见,列出问题清单。村党支部在朱成东的带领下,一点一滴地在村民中赢得理解和支持,获得信任。党支部强起来了,干群关系改善了,红岩村由原来上访告状多、主动担责少,找茬闹事多、解难办事少,相互埋怨多,细致沟通少的旧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全村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班子稳、人心齐,村内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解决了思想问题,朱成东便寻思把重心转移到了产业发展、村民增收致富上。红岩村发展产业最迫切需要解决村里劳动力外出,大部分土地荒芜的问题,朱成东结合村情提出了“村委会搭台,市场运作,产业带动,群众参与”农旅结合的思路,将部分空闲土地统一流转,由村经济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通过村经济合作社的运营发展,红岩村的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水稻种植、莓茶产业基地、水果采摘园、养殖基地均已初具规模,实现种植养殖基地化;投资建设了茶叶加工场,谷物加工作坊及传统酿酒、榨油等作坊,实现加工制作工业化;创新农产品销售形式,通过直播中推介红岩村的特色产品,同时不断宣传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相关政策,从而吸引更多具有意愿、能力的个人和社会资本力量加入红岩村的建设当中。
目前,红岩村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采摘园6家,已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但朱成东表示红岩村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之路还很长,他将继续引导广大村民要热爱红岩村、建设红岩村、奉献红岩村,做到“红岩精神我牢记、红岩荣誉我维护、红岩建设我有责”。
朱成东完成了自己从奔赴绿色军营保家卫国到投身红色热土乡村振兴的角色转换,不变的是,他战士的身份、军人的本色。他说,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始终发挥着军人服务人民、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以及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和村支两委班子以争创“五好”党支部为目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扎扎实实为群众理旧事、解难事、办实事。继续当好建设家乡的排头兵,在乡村振兴的‘第二战场’上再立新功!”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吴珍 朱秦庆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