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钟家宜 桑植报道
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连续五年被评为市县平安乡镇,该镇因位临澧水之源而得名,是桑植县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市县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先行试点之一。近年来,澧源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试点三聚力、创新谋发展。
聚力夯实基础品牌。在七届湖南省表彰会上,澧源镇党委书记陈彬同志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一是深化社会治理认同感,澧源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服务为抓手,以网格管理为纽带,以平安和谐为目标,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宣传推介亮点成效,提升基层治理服务能力。齐心构建一岗双责、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坚持以法治为导航,深化市域治理创新,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新需求。
二是优化基层组织同心圆,广泛动员村社区群防群治,建立律师援助服务站、镇直法治宣讲团、村规民约路线图、五老民事调解会、居民治理议事会、道德民主评议会、红白理事管委会等居民群众自治组织,以大数据微网格融合管理,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邻里互助中心。
三是强化带头示范自治链,带头亮明党员身份,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遵守小区规约,带头参与社区建设,带头维护邻里团结,当好义务巡逻员,卡点防范守门员,政策理论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塑造邻里相望、礼尚往来互访、诚信友善互助,推动民事民议、达成民事民办、形成民事民管,实现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全面自治。
聚力改建民心工程。澧源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13个村、7个社区,23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7.27万人,常住人口11.56万余人。
一是造福民生“抓要点”,抢抓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湖南省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有利时机,统筹谋划下好先手棋,依法履职尽责的基本点,保障群众安全的关键点,城市提质扩容的着力点,优化发展环境的落脚点,全力拉通文明路延伸项目,改扩建大街小巷80多公里,优化实施管网线2万多米,齐心建设生态美丽宜居县城。
二是前行把好“方向盘”,河渠排污管道再完善,幸福大道沿线绿化园,贺帅路扩建提质升级,前坪广场全面绿化换颜,城镇建设与城市公园容貌、文明县城创建、张家界市双十佳评选深入融合,新建澧水河游道9.4公里,绿化城市街道沿线30余公顷,安装更换路灯2100多盏,新建改建室内外活动场、名族文化广场、农产品市场,展现一片生机蓬勃。
三是主体细化“责任田”,完善村社区居民自治,成立青年之家、老年文娱体验园、1-4岁幼儿托教中心,组建旗袍队、白族舞蹈队、老年人书画队、义务巡逻队、群防群治同心圆,健全完善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管理有序、平安和谐示范,助力旅发立标打样,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聚力化解矛盾纠纷。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一是依托智能精准管理,投入120万元配备网格大屏显示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三维可视化地图和综治视联网管理,推行“雪亮工程”“智安家庭”“智慧5G县城”覆盖面,增设高清摄像头1159个,持续推进“人脸识别系统”建设,从源头预防化解治理矛盾风险,开展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模式,首先由微网格员先行对微网格内的矛盾进行调处,其次由社区干部、辅警、五老队一同上门处理,该镇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二是聘请律师为民服务,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律师在平安办坐班,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接待信访对象39人,化解信访积案7件。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参与平安建设源头治理151起,化解矛盾纠纷在萌芽达59.9%,受理办理群众诉求252件次,实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按期办结率95.2%。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三是凝聚片区辅警合力,坚持做优社区,做实小区,做活楼栋,有效融合联网监控,打破单打独斗调解传统形式,推行村社区辅警互助调解纠纷模式,每轮安排4名辅警跟班学习,提高基层平安建设队伍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相邻村社区辅警协作互助,常态化巡逻防控,梳理矛盾纠纷202起、成功化解调处182件,有效化解难题在村社区达90.1%,今年外出赴省进京非法上访零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零发生、涉疫案事件零发生、现行命案零发生。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钟家宜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