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护航者”;
他们,是乡村振兴接续奋斗的“领头雁”;
他们,是扎根家乡勇往直前的“新力量”;
乡村干部、企业领头人、创业能人、技术达人……他们,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扎根在桑植县这片红色沃土中的“小人物”,是无数乡村振兴工作者的缩影。然而,每个“小人物”都是伟大时代的奋进者,他们共同怀揣着对乡村的美好愿景和对乡土的特殊情怀,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奋力书写。
小人物,大示范。2022年,乡村振兴正当时,桑植县乡村振兴指挥部联合红网张家界站推出“乡村振兴之家乡桑植”融媒体系列报道,介绍桑植县在高位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讲述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故事与责任担当。
红网时刻记者 张潘 李森林 陈左忆 通讯员 邱德帅 尚柳 桑植报道
北纬30度,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的张家界市桑植县,正处于这神秘的土壤富硒带、微生物发酵带和植物群落亚麻酸带,生态环境可谓是得天独厚。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污染”,桑植白茶园则分布在这条黄金产茶带上。这里平均海拔800米,土壤肥沃,矿物养分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达6.63%,年降水量达1400多毫米,无霜期达220-275天。独特的生态环境让桑植白茶滋味浓醇,回味悠长。
桑植产白茶已有700余年历史,尤以白茶最为出名。一直以来,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越陈的白茶,茶味越是醇厚,药用价值也就越高,老白茶更是极具收藏价值。
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桑植县把“桑植白茶”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利民产业,赋能桑植县乡村振兴发展。2017年1月,桑植县与国家级龙头企业湘丰茶业集团达成桑植白茶战略合作,注册了湖南湘丰桑植白茶有限公司,领衔进行“桑植白茶”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品牌推广。于是,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黄骁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来到了桑植县。
做精做优白茶品质,赋能桑植乡村振兴。
“我们从零开始建设标准化的桑植白茶加工厂房,大胆进行产品创新,指导当地茶企采用新工艺标准加工白毛茶,并全部进行收购,盘活了桑植毛茶加工企业,使茶农年均增收60%。”黄骁说,为了把控桑植白茶的品质,桑植白茶创新加工工艺,在继承白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入‘晒青、晾青、摇青、提香、压制’,反复调整确定了‘养叶、走水、增香’的工艺参数,最后烘焙干燥,制作出来的桑植白茶花香浓郁持久,汤色橙黄明亮,形成了桑植白茶独有的“新工艺、老茶味”的品质特色。
几年间,桑植县建成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桑植白茶地方标准体系,制定了“桑植白茶”标准加工工艺,研制出桑植白茶初制、精制生产线,固定了生产参数,确保了品质的稳定,完成了“桑植白茶”SC食品生产许可证、绿色食品认证。2019年,“桑植白茶”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我们对茶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茶叶收购,采摘时也统一了标准,严格按照‘风花雪月’系列原料等级要求采摘鲜叶。”现任湖南湘丰桑植白茶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黄骁说,乡村振兴,既看“颜值”,更靠品质,要做大擦亮产业品牌,企业就要确保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高标准、高质量。
要做大擦亮产业品牌,企业就要确保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高标准、高质量。
走进湖南湘丰桑植白茶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设备快速运转,工人们正使用茶叶色选机、全自动白茯砖生产线、紧压茶压制机、发花烘房等加工设备,紧张有序地加工各类桑植白茶产品。来到白茶发金花烘房,黄骁打开烘房门,一股茶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他说:“金花是高品质桑植白茶茯砖的象征,经过公司技术人员的反复研究,终于确定了金花产生的原理和条件,所以我们建设了这个烘房,这里面的茶砖能百分百发出金花,极大提升了白茶的经济价值。”
当前,桑植县有7.95万亩白茶园,种植涉及16个乡镇102个村,有7.45万人从事茶产业,覆盖已脱贫户9200户3.5万人,年产量2100吨,年产值3.54亿元。
来到桑植白茶发金花烘房,一股茶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打造“桑植白茶”品牌,谱写百亿白茶传奇。桑植县是湖南省8个茶叶重点县之一,“桑植白茶”也是湖南“五彩湘茶”五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之一和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品牌。“十四五”期间,“桑植白茶”将力争实现“双十”目标,即茶园面积达到10万亩,产值达到10亿元,让桑植白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张家界的旅游名片。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 张潘 李森林 陈左忆 邱德帅 尚柳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