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双明照顾患病的母亲。
红网时刻记者 张红 报道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后坪街道大庸所村,却有一个叫胡双明的中年男子,宁可放弃人生三件大事:学业、事业和婚姻,也要在家侍奉病瘫的双亲,十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这一孝心之举深深打动了乡邻,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艰难抉择:考上大学,为家庭毅然放弃读书
如果不是父母患病,家庭负担过重, 80后的胡双明,现在应该已从大学顺利毕业,并有着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2007年,胡双明的高考成绩如愿达到本科线,对于一个山区学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甚至是唯一机会。可是,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父亲早已瘫痪在床,且随时有性命之忧;先天性近视的母亲过度劳累,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山区一所学校教书的哥哥,还没有还完自己读书时借的债,现在为供自己读完高中又债上加债;嫂子张玉兰甚至从娘家拿钱给自己交学费和生活费;刚出生的侄女连一罐奶粉也吃不上……”疾病和贫穷犹如雾霾始终笼罩着这个不幸的家庭,胡双明纠结了,他想读大学,但如果他走了,就没人照顾病重的父母,大哥大嫂身上的担子会更重。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胡双明最终选择放弃学业、赚钱养家。
面对这一抉择,家人们泪如雨下,十分难过。胡双明却故作轻松地说道:“亲朋好友都已经尽力了。我要努力赚钱,给爹妈治病。还要供我的侄女读书,相信她今后一定能考得上大学,读得起大学。也相信我哥哥教的学生们会有出息,今后也会反过来帮助我们。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就这样,饱含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胡双明背上行囊,外出打工去了。
孝心不改:辞职回家,服侍患病的父亲
刚步入社会,经验不足的胡双明钱赚得并不多,但他时常会省出一笔钱补贴家用。
“反正我不怕苦、不怕累,就想多挣点钱给家里用。” 在外打工的每一天,胡双明都干劲十足,而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被一位好心人看在了眼里。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胡双明找到了一份旅行社的工作,得以在长沙发展。
美好生活自己奋斗。这一头,胡双明的工作与生活开始稳定下来,一切充满着希望;另一头,胡双明的母亲虽然身残但志坚,到处去打零工,努力减轻家庭负担。父老乡亲们还是像多年前一样,对其母亲格外关照,都是按照正常劳动力的标准给她发工钱。胡双明的嫂子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依然勤俭持家。最重要的是,胡双明的父亲终于得到有效治疗,身体明显好转,并时常出门去捡空瓶子卖钱为家人分忧。
然而,就在整个家庭渐渐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之际,又遭遇另一场变故: 2016年的一天,为捡到深沟中的一个矿泉水瓶,胡双明的父亲不小心摔得血流满地,晕死过去。
远在长沙的胡双明赶到医院,看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和日益衰老的母亲,哭成了个泪人。“父母在,不远游。”事后,胡双明毅然放弃已有明显起色的事业,专心照顾起体弱多病的父母。
“有后悔放弃自己的事业吗?”“那倒没有。”聊天中,胡双明坦诚地告诉记者,“如果没把父母余生照顾好,那将是终生遗憾。”
乐观面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为给这个困难家庭继续鼓劲加油,资助胡双明哥哥的好心人,决定全免哥哥所借债务,并且支持一批建筑材料,催促胡双明家推掉危房,建好新屋。这时,家人们也开始把重心转移到胡双明的婚姻大事上。
为彻底打消胡双明的顾虑,嫂子公开拍板,承诺把刚建成的两层新房无偿赠送一层给他,并且从银行贷款,包揽他所有的结婚费用,并且不用偿还。嫂子的小姨听到这个消息,更是亲自做媒,为胡双明张罗婚事。
胡双明的品行有口皆碑,女方满口答应了婚事。就在整个家庭即将实现幸福美满的时刻,胡双明的父亲旧病复发,再次瘫痪在床。
“我父亲怕耽误我的终身大事,催促我不要顾虑,赶紧完婚。母亲、哥哥和嫂子也劝导我不要受太大影响,以免错失良机,因为女方知情后仍然同意婚事。但我还是主动拒绝了。”当谈论起这段往事,记者问及为何拒绝时,胡双明给出了这样的理由:“这样的家境,任何一个女人跟着我,都会受苦,我于心何忍?其实就连我自己也不愿意受苦,又怎么能让别人家的宝贝女儿无缘无故受苦呢?”
拒绝婚事后的胡双明,一门心思扑在父母身上。2019年,胡双明的母亲因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从此,胡双明同时照料瘫痪在床的父亲和母亲,但始终没有一句怨言。
看着儿子憔悴不堪的样子,胡双明的父母心在滴血,居然争相自寻短见,要彻底为儿子消除负担。这时,胡双明故作轻松地安慰道:“爹妈在,人生还有来路;爹妈走,人生只剩归途。你们不是负担,而是我们的来路,是最宝贵的财富。你们养我30年,我要养你们30年,才算扯平。”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胡双明从此寸步不离父母,实在要走开,就让对面的婶婶过来替他照看。听到这个消息后,父老乡亲们经常轮流陪伴这对患病夫妻拉家常,耐心开导他们,同时也让胡双明利用这个间隙休息一下。
2020年,胡双明的父亲病逝,母亲因伤心过度常年患病。如今的每一天,除了细心照顾母亲生活起居外,院子、屋里都会被胡双明打扫得干干净净。“有没有觉得劳累枯燥?”“累会有一点,但能坚持。我母亲操劳了一辈子,年迈患病后,作为儿子,理应照顾好她,这是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胡双明说:“父母生病后,家里几乎陷入绝境,好在有市、区、街道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关心,还有父老乡亲们的帮助,才得以渡过难关,非常感谢他们。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红
编辑:胡小红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