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张家界12月23日讯(记者 张红)12月18日,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一次全省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会上,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医生李鹏被授予第二届“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也是张家界市首次获得此项荣誉。
此奖项由湖南省人社厅、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和湖南省科协联合设立,五年评选一次。旨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和使命任务,为表彰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为全省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者。
“患者以性命相托,我们时刻不敢懈怠!”身为一名医生,李鹏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他刻苦钻研业务,一丝不苟地为每一位患者诊疗。他与他的团队一起研究骨科技术难题,让张家界关节外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主持了张家界首例极复杂髋关节、膝关节初次置换,首例复杂人工外翻膝关节置换术,首例人工膝关节CR假体置换术,首例巨大骨缺损的复杂髋关节翻修手术,首例HTO截骨手术等等,特别是进行了首例湘西北地区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让张家界关节外科水平走进了省第一梯队,极大地改善了湘西北广大地区的患者就医困难。
李鹏查房中。
曾经一位在常德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经朋友介绍找到李鹏。因为患者有30多年的类风湿关节炎,长期服用激素,各种内科疾病多,再加上因髋关节疼痛已瘫痪在床一个多月了,带来的低蛋白、中度贫血,还有不规范服用止痛药造成的消化道溃疡。这种情况做普通初次关节手术风险都很大,而现在要对其在7年前做的初次关节置换进行翻修就是难上难。术中要对松动假体完整的取出,同时面对髋臼巨大骨溶解缺损、髋臼横断等复杂情况,每一步都是对医生的严格考验,一个小失误就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虽然手术前和团队做好了患者术前身体的调理,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相关应急预案,但压力还是特别大!”李鹏坦言。
3个多小时的手术,输血近1000ml,手术最终在他和团队的严格操作、密切配合和精湛的技术下成功完成。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回到家中休养的患者已经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得知患者恢复得很好,李鹏高兴地说:“特别享受这种只有医生才能懂的成就感!”
近些年来,李鹏积极参加各种相关专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在进行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多次获得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三新项目,多次代表张家界关节外科进行省级及全国的学术交流。特别是结合广大基层医院的关节外科水平情况,发明《一种用于全膝关节置换中的辅助间隙平衡工具》,获得国家专利。他从一开始有想法,到设计图纸,然后自费让工厂工人进行制作初步的工具。再用从外地借来其他的相关手术器械反复试验,和其他关节外科专家和工程制造专家反复讨论。经过十几次改进,花费近一年的时间终于获得成功。此工具特别适合膝关节置换初学者和大多数基层医院关节外科医生使用,可以极大的节约手术时间,同时提高手术平衡技术。目前,该工具已逐渐试用,且获得好评。
积极做好“传帮带”,助力新进医生加速成长。
李鹏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严爱相济,积极做好“传帮带”,助力新进医生加速成长,是学生心中的好导师。同时他也热爱公益事业,多次参加义务讲学、“义诊”、科普服务及志愿者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解除病痛、科普相关知识。
在永定区合作桥乡开展“义诊”活动。
医者仁心,科教并举。李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他表示,未来希望能为更多患者解决问题,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好的医疗,用自己所学努力建设家乡,为张家界卫生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李鹏简介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骨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家界市人民医院骨科教研室主任,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张家界基地主任。
中华医学会湖南省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骨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关节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业会(CSES)湖南省培训中心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膝关节学组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保膝保髋学组委员;湖南卫生健康服务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湖南骨肉瘤组委员;湖南省残联体协损伤委员会常务委员。
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译美国骨科教程(AAOS)膝关节篇,国家专利一项。主持一项湖南省教育科学基金,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擅长各种髋,膝关节疾病诊治及关节手术。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红
编辑:舒信
本文为张家界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